图文学习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资料 > 图文学习 >正文

湘江战役精神的诠释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发布日期:2021-04-26

湘江战役一般是指1934年11月27日至1934年12月1日,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广西灌阳、全州、兴安等县与国民党军血战五昼夜,最终强渡湘江,突破了国民党所设置的第四道封锁线,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于湘江东岸的企图。其主要战斗包括新圩阻击战、脚山铺阻击战、光华铺阻击战和后卫阻击战等。经此一役,中央红军人数由长征初期的8.6万人,锐减至3万多人,伤亡过半,减员近3万人。

尽管此战伤亡惨重,但湘江战役却在长征和中国革命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的一次转折之战,不仅促使中国共产党人的积极反思,且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并塑造了伟大的湘江战役精神。湘江战役纪念馆用“三个勇于”,即“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来概括湘江战役精神,然而这种认识还不足以真正展现其特有内涵。通过回顾湘江战役全过程,发现中央红军在其中所展现的“坚定信仰、无限忠诚、钢铁纪律、敢于担当”的品质更具代表性。

坚定信仰是胜利的前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湘江战役所体现出的坚定信仰是中央红军能胜利突围的关键。在长征初期,中央红军先后突破国民党军三道封锁线后,部队减员约2.2万人,进入广西后大约6.4万人。为了突破湘江防线,广大官兵与国民党军浴血奋战。特别是担任后卫阻击任务的红三十四师和红十八团为了掩护大部队过江,几乎全军覆没。其中,师长陈树湘更是在主力西进后,部队无法过江的情况下,依旧带领全师官兵继续战斗,直至身负重伤被俘。当敌人准备将其抬往县城领赏时,他拒当俘虏,用“断肠明志”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以崇高的信仰和高度的革命自觉,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他的壮举是几万红军战士坚定信仰的真实体现。

无限忠诚是对党的承诺。面对国民党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红军官兵用忠诚保卫了党中央的安全。在脚山铺阻击战中,敌人先后以数倍的兵力进攻红一军团阵地,战斗异常激烈。其中,红五团更是伤亡惨重,团长钟学高负伤,政委易荡平也在尖峰岭狙击敌人时身受重伤。当敌人拿着刺刀上来时,他用生命实践了革命的初心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也正是这种精神支撑了全体官兵英勇斗志。当战至11月30日晚,中革红军的斗争形势已万分危急,红一军团负责人甚至向中革军委发出了“如敌人明日继续以优势猛进,我军在目前训练装备状况下,难有占领固守的绝对把握。军委须将湘水以东各军,星夜兼程过河。一、二师明日继续抗敌”火急电报,希望中革军委将湘水东岸的8个师星夜兼程过河,具体表达出了他们的担忧。12月1日凌晨一点半,中革军委向一、三军团下达严令,要求务必保持渡口和西进通道安全。凌晨三点半,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红军总政治部再次发布政治指令:“一日战斗,关系我野战军全部西进……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胜负关全局……望高举着胜利的旗帜前进。”军事命令加政治指令的发布,就是要向全体官兵传达胜负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生死在此一举。最终,红军官兵怀着对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的态度,以勇于胜利、敢于牺牲的革命斗争精神,不断与敌作生死搏斗,用近三万人的代价突破了湘江防线。

钢铁纪律是胜利的保证。严明的纪律是一支部队取胜的关键,在整个湘江战役中既有红一、三军团作为开路先锋的英勇,也有红八、九军团的艰苦作战,还能看到红五军团为了保卫党中央和兄弟部队的后卫安全,牺牲小我、浴血奋战的斗争场面。他们能在危险时保持如此高昂的斗争态势,与中央红军的战术素养和精神面貌不无关系。尤其在湘江战役的战略问题上,当时党内虽有过不同的意见,甚至反对意见。但命令一旦下达,并未出现各自为战,一、三、五等军团互相配合,团结奋战,共同抵御了各方之敌。可见,必胜信念和服从大局的钢铁纪律,也是突围成功的基础。

敢于担当是使命的践行。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能考验红军官兵的担当。在新圩阻击战中,红三军团给红五师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坚持三天至四天”。面对军令,红五师提出“只要有一个人存在,就不能让敌人到新圩阵地上来”的口号,誓与阵地共存亡,最终,红五师与敌苦战三昼夜,全师从11月27日上战场时的3900人,至30日转移撤出时仅剩1000多人,而且从师参谋长胡震及以下主要团、营、连、排指挥员几乎伤亡殆尽。在11月30日光华铺阻击战中,为夺回界首渡口,保证中央纵队西进安全,红十团团长沈述清、杜中美(继任)壮烈牺牲,同一天同一个团先后两任团长阵亡,这在我军战史中也不多见。当中央红军12月1日发出“尽全力突破封锁线”命令时,全体官兵团结一致,坚决执行中央命令,用生命肩负起革命重担,保证了突围成功。

总之,湘江战役精神所体现出的“坚定信仰、无限忠诚、钢铁纪律、敢于担当”的内涵是中央红军突破湘江的内在动力,也是长征精神在广西桂北大地上的生动体现,必将激励后来者踏寻他们的足迹,追寻他们的精神,继承他们的事业,完成新时代的长征路。

作者:万来志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区域实践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