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邮要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北邮要闻 -> 正文

北邮智慧亮相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发布日期:2025-05-19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5月14日至16日,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在武汉举行。

5月1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武汉出席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作题为“携手迈向智能时代 推进教育发展与变革”的主旨演讲。

本次大会由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大会以“教育发展与变革:智能时代”为主题,回应联合国全球教育变革倡议,迎接智慧教育新阶段、树立新标准、探索新路径,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变革性力量,创新教育内容、重塑教育模式、重构教育形态,携手推进智能时代的教育发展与变革。大会邀请有关国家教育部门负责人、国际组织负责人、国内外大中小学校长和师生代表、数字技术企业代表以及专家学者等,围绕技术前沿、政策机制、应用推广、数字伦理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出席大会,并在“智慧教育:高等教育教学体系重塑与超越”平行会议上作了题为“人工智能:高等教育变革新动能”的主题报告,介绍了学校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徐坤表示,人工智能创新加速演进,既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创新基础,也为教育突破“标准化束缚”,回归尊重个体差异、激发内在潜能、促进全面发展的本原提供了变革动力。北邮作为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重要的“数字化力量”,近年来,学校持续加强教育数字化顶层设计,打造了AI for Education、AI for Management、AI for Science一体谋划与推进的“AI-EMS”联动机制,构建起以数据、模型、算力等要素支撑,以教学、科研、产业等资源贯通的“UNETS”数智北邮开源平台,为促进高等教育教学体系变革提供了北邮方案。

一是点面结合,创新教育教学新手段。北邮开展了以打破教与学、学与用边界为重点的“ICT智教平台”建设,以智能技术为“线”,串联起知识学习、科学研究、实践训练、志愿服务、校园生活等教育教学数智化应用,打造了“AI应用超市”,形成了资源自主调度、知识交互学习和教研全时在线的教育新模式。学生利用该平台,不仅可以在单个应用中“一键解锁”专业学习资源,还可以根据学习需求,通过应用互联“一键组装”交叉学习模块,为创新教的手段和丰富学的资源提供了更多个性选择与交互体验。

二是虚实结合,拓展教育教学新空间。北邮持续推进“信息科技+N”的数字化教育空间建设,既以“实”促“虚”,推动传统教学资源向线上走、向网上聚;又以“虚”补“实”,以数字技术丰富教育表现形态和优质师资力量。这其中,学校通过AI4S布局、多领域专业智能体开发、数智化实践平台建设等,将前沿科技、产业需求、揭榜难题等转化为融合传统物理空间、新兴数字空间和广阔社会空间为一体的虚实结合教育场景,助力学生在多元资源接入、沉浸交互体验、实时反馈迭代的产教科教环境中进行自主、交叉、敏捷、个性学习。

三是人机结合,提升教育教学新素养。北邮系统打造了实践驱动的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计划,设计了从认知重塑,到能力训练,再到共研共创的分类分层发展体系,引导教师在参与全校“AI-EMS”联动机制中,既培养技术层面的认知,更增强思维层面的能力、情感层面的态度和价值层面的判断,助力教师从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逐步向学习引导者、能力激发者、情境创设者、创新策源者、伦理守护者等角色转变。

四是内外结合,深化教育教学新评价。北邮依托在工程人才能力模型建设和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积累,提出了“CDE高阶能力评价法”,即通过“能力建模(Capability modeling)-数据驱动(Data-driven)-生态验证(Ecological verification)”的评价体系,实现基于多类别能力分解与描述、多模态数据整合与分析、多场景产业校准与反馈的精准评价,让曾经不可测的高阶能力变得可视可评可优化。在这里,数据不再是静态的分数,而是动态的能力成长轨迹,促进从分数导向到能力本位的教育转型。

徐坤强调,当前,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变革已成为全球共识并取得积极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挑战,迫切需要各方通力合作,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改革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合实践,携手应对新的教育变革。为此,北邮深入推进以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为核心的教育智联网建设,为实现教育服务精准供给与开放共享作出了新的探索。未来,北邮期待与世界各国教育界同仁一道,加强对话交流,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变革作出更多卓有成效地实践探索。

本次大会上,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发布一系列教育数字化标准成果,以标准共通促进更多合作行动。《关于构建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倡议》(以下简称《倡议》)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教育大模型 总体参考框架》作为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发布的首个标准,为教育大模型领域确立了关键的设计原则。

右五为北京邮电大学李青教授

北京邮电大学李青教授在大会现场与联盟理事长、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领导,国际组织代表,以及其他核心专家一同进行了成果发布。作为《倡议》的牵头起草人,李青介绍说:“《倡议》由世界数字教育联盟秘书处发起,目的在于呼吁联盟成员单位凝聚力量,携手共进,形成广泛共识,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特点的数字教育标准体系。《倡议》提供了《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 2025》作为附件。这一框架将为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后续标准的研制工作,以及数字技术在各成员单位中的规范应用提供清晰指引,有力助推全球教育的公平与高质量发展。”

《关于构建国际数字教育标准体系框架的倡议》

作为《教育大模型 总体参考框架》联盟标准的核心参与者,李青介绍说:“《总体参考框架》是世界数字教育联盟发布的首项标准,确立了教育大模型的设计原则,给出了一个自底向上、逐层支撑的五层技术框架,将为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在教育大模型的设计、开发、部署方面,及其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提供系统性的指导。”

《教育大模型总体参考框架》

热点新闻

北邮要闻

- 更多 -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