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邮要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北邮要闻 -> 正文

我校成为“红色中关村就业希望工程”合作高校

发布日期:2009-06-26  来源:招生就业处

2009年6月20日下午,“红色中关村就业希望工程”启动仪式隆重举行,该活动由中共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企工委联合党委主办,中共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承办。出席仪式的有中共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刘鸿;海淀园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企业工委书记王兴远;海淀园企业工委副书记刘永水等党委领导、海淀区民政局李燕玫副局长等民政体系领导;我校软件学院院长宋茂强、计算机学院副书记吴旭、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陈良民出席会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以及中关村的企业党员同志和211重点大学的学生们也出席了会议。

该工程旨在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任务与大学生就业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的先进性,通过党员与优秀贫困大学生一对一帮扶实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探索,在促进中关村自主创新企业与学校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同时,帮助大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该工程以红色中关村联合党委软件行业党委的党员为主发起,中关村联合党委的广大党员积极参与,面向211大学的优秀贫困大学生提供一对一帮扶服务。红色中关村就业希望工程的帮扶对象都是国家211大学的贫困生,他们经过学校推荐、党委甄选,脱颖而出,他们家贫志远,在大学里刻苦学习、积极向上、品学兼优。红色中关村就业希望工程的试点期目标是100名党员帮扶100名大学生到签订劳动合同为止。自2009年4月份发起倡议以来,党员同志们踊跃报名,体现了联合党委的党员们强烈的责任感。

红色中关村就业希望工程集中体现四个需求,建立四个希望。四个需求是:中关村自主创新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强烈需求,大学生就业的迫切需求,党委基层党建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紧要需求和大学高质量就业教育的关键需求。四个希望是:自主创新企业招聘到创新人才的希望,贫困大学生就业的希望,基层党委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希望,高校教育模式突破和高质量就业教育的希望。

启动仪式上,举行了“校企牵手”授牌仪式,参与红色中关村就业希望工程的大学被授予了“校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称号,支部获得了“牵手支部”称号,这即是对双方牵手关系的确认,更是一份责任,对于高校来说是联合企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责任,对于支部来说是在未来要帮助所选择的帮扶对象签订劳动的责任。学生代表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学生叶颖在仪式上做了生动感人的发言。各支部书记为学生代表们颁发了“中关村后备创新人才”证书。

红色中关村就业希望工程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帮助一人就业,给一家人带来希望,通过就业帮助人们树立信心,也为企业提供后备创新人才,实现企业、学校、学生的共赢。

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刘鸿海淀园管委会党组副书记、企业工委书记王兴远出席

牵手支部

“校企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接牌仪式

学生代表软件学院学生叶颖发言

热点新闻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