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邮要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北邮要闻 -> 正文

《中国教育报》2009年5月13日第五版刊登校长方滨兴院士专访“缓解就业压力 打造科技人才蓄水池——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院士谈‘两后’制度”

发布日期:2009-05-15  来源:党委宣传部

缓解就业压力 打造科技人才蓄水池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院士谈“两后”制度

■本报记者 郑骊君

“两后”制度,即学士后、硕士后制度,来源于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的提案,主要是建议在科研项目中吸纳高校毕业生参与,以此缓解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研究生的科研能力与水平。两会之后,一些地方和高校开始进行“两后”制度的尝试与探索,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两后”制度的提案人之一、北京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院士。

提案初衷

缓解就业压力 调节供需矛盾

记者:今年两会上,您提交了关于尽快设置学士后站、硕士后站制度的建议,在3月份北邮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您又针对社会上对于“两后”制度的误判进行了正面回应。您当时为何要提出这个提案,您希望通过“两后”制度解决哪些问题?

方滨兴:今年年初,在中国工程院一年一度的茶话会上,有院士提出应该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提些实实在在的建议。高校毕业生就业是民生问题,国家非常关注,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企业用工的减少也使得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方面出现危机。因此,我当时就提出应针对大学生就业提出一个建议,并主动承担了建议的调研和写作工作。

去年以来,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庞大的大学生就业群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去年12月20日,温家宝总理在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座谈时特别强调,科研院所和学校的科研专项可以以多种方式吸收大学生,经费可以用于吸收学生参与研究,延长他们学习和研究相结合的时间,这样既解决了学生的工作问题,又为日后的实践打下基础。我认为,这一条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是最有意义的,也最现实的举措。

我实地调研了一些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他们对“两后”制度都表示欢迎。这些单位实际承担了很多科研专项,但由于受到企事业单位编制的限制,并不能吸收到符合需求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反过来,很多优秀毕业生由于希望获得稳定、有编制的工作岗位,也不愿意以人才代理的方式临时性投入到科研专项中。这样就出现了需要临时性专业人才的单位不容易找到优秀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岗位的矛盾。

正是为了有效解决这一矛盾,我先是在今年1月份与18位院士联名给温总理写了一封信,然后在3月份又与21位人大代表联名,在两会上提交了《关于尽快设置学士后、硕士后制度,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建议》。我认为,“两后”制度的设立,将形成一个科技人才的缓冲池,让那些需要人员从事具体科研项目的单位以“两后”模式大量吸收高校优秀毕业生,让高校毕业生在没有理想择业的前提下可以先到有科研任务的单位去工作。由此,既让高校毕业生学有所用而不至于盲目流入社会,又让更多人能投入到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中来,为日后的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今年2月,财政部的一位司长与我沟通,他说温总理将信批到他们那里,信中提到的“两后”人员需要动用科研经费的问题应该能够解决。

制度设计

兼顾公平性 确保可操作

记者:我注意到,与其他代表提出的学士后、硕士后制度不同,您所提出的“两后”制度不仅参与主体扩大了,而且在具体的制度设计上也很有特色。

方滨兴:“两后”制度要真正达到落实有力、实践有效的目的,具体内容设计就需要科学、完整、可操作。因此,我提出,只要有科研经费的单位,无论是科研院所、高校还是企业,都可以建立学士后站、硕士后站,具体招收名额不受限制,各单位可以在社会需求总量增加时少接收“两后”人员而多就业,在社会需求总量减少的时候多接收“两后”人员而少就业,从而发挥出科技人才进入社会的调节作用。

“两后”制度有3个核心要素:第一,允许以国拨科研经费支付“两后”人员的科研报酬;第二,“两后”人员的档案关系放在站内,户口放在所在城市,允许在两三年后出站时与应届毕业生一样重新进入分配、派遣环节;第三,“两后”人员在站期间,只是身份不同,其余完全与工作人员一样,同工同酬,从事科研开发,签订劳动合同,享受“五险一金”。

用科研经费支付“两后”人员报酬主要解决的是用人单位如何接收的问题。五部委在《关于鼓励科研项目单位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若干意见》中,已对聘用毕业生参与科研项目研究的经费渠道、经费的审核管理监督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办法。

二次派遣主要解决的是“两后”人员的出口问题。进行二次派遣可以有两种方式,派遣证延期和重发派遣证,无论是哪种,可能都会给高校的毕业生派遣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在技术水平越来越先进的今天,我相信这两种方式对高校的毕业生派遣工作都不会形成负担。

同工同酬主要解决的是公平性问题。因为只有同工同酬,“两后”人员才不会有被歧视、被剥削的感觉,也才能从内心去接受“两后”制度。

总之,“两后”制度不仅可以给因各种原因暂时不能择业的大学生提供一个缓冲的机会,在收入上等同于就业,而且还能在二次分配上等同于应届毕业生,同样可以应聘到事业单位或公务员岗位。此外,由于有了两三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不仅能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增添含金量,也能帮助科研单位挑选到适合搞科研、愿意搞科研的好苗子,一举两得。

回应质疑

提供更多选择 着眼长远发展

记者:从近期社会对一些高校进行“两后”制度尝试的反应看,争议颇多、褒贬参半。您如何看待这些争议与质疑?

方滨兴:我也看到了网上的一些反对意见,甚至于批评者的声音比赞成者的声音更大。我认为,有质疑是好事,至少说明社会在关注这项制度。但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真正了解“两后”制度的设计初衷和制度核心,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判断。

如有人质疑,既然博士后是一个学历阶层,那学士后、硕士后为何就不是呢?“两后”人员与硕士、博士、博士后到底有什么区别?“两后”制度与现存学位制度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临时性的工作方式,入站不需要考试,只是等同于就业面试,在站期间不需要写论文,与科研工作者一样,从事科研开发,换取劳动报酬。

实际上,国外的博士后原本就是为那些一时找不到工作,但又不宜荒废博士期间研究工作的人而设立的,并不算一个阶层。只不过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引入博士后制度时,由于中国的博士毕业生供不应求,没有人会因为就业压力而进入博士后流动站,因此形成了博士后流动站是优秀博士生聚集地的客观效果,成为了一个新的学历阶层。

也有人担心,“两后”人员的工作经验会对应届毕业生形成冲击,使就业市场更加严峻。在我看来,在就业质量上,“两后”人员由于有了在“两后”站工作的经验,就业时优先于真正的应届毕业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在就业数量上,“两后”人员的进出是平衡的,有多少人出站,同样会有相同数量的人进站,因此并不会对毕业生就业产生冲击。

还有人认为,“两后”制度对于真正解决就业压力并没多大作用,还不如多创造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当然需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但“两后”制度与创造就业岗位并不矛盾,而是提供了一个更多的选择空间。不喜欢完全可以不去,但如果根本没有,不就丧失了一个既能从事科研且有工作收入,又可以暂时缓冲以便今后再重新找工作的机会了吗?

建议期待

尽快展开试点 逐步加以完善

记者:您所提出的“两后”制度解决了“两后”人员从入站到出站的一系列问题,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您认为,这项制度要进一步推广,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方滨兴:大家都知道,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个社会问题,并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因此,“两后”制度的具体落实,并不是仅凭一己之力就能实现的,需要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多部门的共同努力,要求各个部委之间的沟通协调能及时到位。

目前来看,五部委联合下发的文件已经解决了“两后”制度3个核心要素中非常现实的一点,即用人单位用科研经费接收“两后”人员的问题,但二次派遣和同工同酬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两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直接影响“两后”人员出站后的择业,影响“两后”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我期待,国家能在以下几个问题上有所突破:

其一,制订支撑“两后”出站人员的二次派遣政策。应由国家人事劳动部门负责制订政策,使“两后”人员出站时与应届毕业生一样,再次参与分配与派遣。“两后”人员在站期间的人事关系可放在用人单位,户口暂时落在用人单位所在部门,享受相应的保险与工龄的连续计算。对“两后”人员的考核不设统一规定,由用人单位自主决定。

其二,制订财务管理政策,允许国拨科研经费在预算中列支“两后”人员的足额劳务费用,包括“五险一金”,待遇与同等程度的科研人员相同,并允许因“两后”人员的经费支出而加大国拨科研经费的人员经费预算比例。经过向人事劳动管理部门备案的进站人员,其出站时可以享受二次派遣政策。

其三,明确“两后”人员的申请资格与年限。只有应届毕业生或第一次“两后”出站人员才能申请相应级别的“两后”身份;“两后”人员在站内每次两年左右,每个人最多能连续做两次学士后或硕士后。

目前,已经有一些地方和院校在自发进行“两后”制度尝试,虽然有的做法还不成熟,有的还在探

热点新闻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