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校园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资讯 -> 正文

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2022届线上毕业典礼举行

发布日期:2022-06-24  来源:国际学院

2022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2022届毕业典礼在西土城路校区举行。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教授,副校长孙洪祥教授、苏森教授出席典礼活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Colin Bailey校长、Wen Wang副校长、Colin Grant副校长通过线上接入毕业典礼。北京邮电大学相关单位负责人及联合培养项目师生代表参加毕业典礼。典礼在西土城路校区学生活动中心设主会场,并通过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学院线上多媒体平台同步直播。2022届全体毕业生参加了“云”毕业典礼。典礼由国际学院院长、联合培养项目中方主任郭莉教授主持。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学位评定委员会副主席孙洪祥教授宣读北京邮电大学2022届毕业生学位授予决议。

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苏森教授宣读2022届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名单。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副校长兼科学与工程学部部长Wen Wang教授宣读伦敦玛丽女王大学2022届毕业生学士学位授予决议。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副校长Colin Grant教授宣读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奖获奖名单。

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教育合作发展主任Donald Hu先生通过视频向联合培养项目2022届毕业生送上祝福。

英国工程技术学会(IET)中国区总监Paulo Lopes先生祝贺同学们顺利毕业,并宣读2022年IET最佳学生奖获奖名单。

2022届优秀毕业生笪良润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他回顾了在母校度过的美好难忘的时光,感谢母校的培养、学院的支持、老师们的教导和同学们的陪伴。

北京邮电大学校友总会秘书长、教育基金会秘书长陈丽媛女士宣读关于聘任北京邮电大学校友联络员的决定。

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 Colin Bailey教授对2022届毕业生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示赞赏,对联合培养项目在过去十八年办学中取得的丰硕成果予以肯定,并表达了对两校间密切合作及未来发展的良好信心与殷切期望。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教授以《做有志气锐气勇气的北邮人》为题寄语国际学院2022届毕业生。徐坤代表学校向2022届毕业生表示祝贺。他总结了联合培养项目十八年的发展历程和办学成果,回顾了2022届毕业生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国庆七十周年庆祝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及冬奥志愿服务中的出色表现,总结了2022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取得的优异成绩,展望了2022届毕业生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徐坤勉励同学们做有志气、有锐气、有勇气的北邮人,立大志、立远志、立恒志,坚持北邮人团结奋进、拼搏奉献的梦想,续写北邮人科技强国、网信报国的佳话,将祖国的召唤作为奋斗前行的方向,将祖国的需要作为事业选择的考量,在未来发展中展现出优异的中国青年风采,在国脉所系的征途上书写属于北邮人的新的精彩篇章。

国际学院院长、联合培养项目中方主任郭莉教授祝福2022届毕业生未来取得更大的成绩,在世界各地放飞青春梦想。

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联合培养项目师生对2022届毕业生的美好祝福及2022届毕业生演唱的《做勇敢的大人》短片,用音乐重温大学四年的美好回忆。

2022届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联合培养项目毕业生中,共有13人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优秀毕业论文,273人获得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一等荣誉学位,其中张淼萱同学以出色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被授予2022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年度优秀学生奖,18人获得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大学奖,34人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

十八载砥砺耕耘,十八载春华秋实。联合培养项目在过去的十八年里培养出了十五届共8000余名优秀毕业生。他们是中英文化交流的使者,是建设祖国的复合型人才,他们将继续秉承“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附:校长徐坤教授讲话全文

做有志气锐气勇气的北邮人
——在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
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校长 徐坤 教授
(2022年6月23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六月的邮苑万木葱茏、繁花似锦,这既是最美丽的季节,更是最浓情的时刻。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今天我们跨越山海、相聚线上,举办国际学院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屏幕前的同学们,你们经过大学四年的拼搏和历练,顺利完成了学业,即将封存大学时光的“专属记忆”,正在开启未来人生的“崭新篇章”,作为师长,我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高兴和骄傲。在此,我代表学校,向国际学院2022届全体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通过视频连线参加毕业典礼的Colin Bailey校长,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各位老师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辛勤培养和支持你们成长成才的老师们、家长们、亲友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学们,时光飞逝、毕业如期,言语有尽、回忆无止。我知道,受到突发疫情的影响,你们多彩的毕业季计划一定调整了一版又一版,行程一定改变了一次又一次,在线上答辩、视频面试、居家实习和“云”毕业典礼中,你们或许少了一份期待已久的毕业“仪式感”,但一定多了一份难忘青春的成长“回忆点”。面对此轮突发疫情,同学们积极配合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安排,用实际行动为筑牢校园安全屏障作出了自身贡献,北邮人识大体、顾大局、讲奉献、勇担当的优秀品质和务实作风在你们的身上得到了充分彰显。我想,这就是你们对“崇尚奉献 追求卓越”的北邮精神和“厚德博学 敬业乐群”的北邮校训最美的躬身践行。

前段时间,在校训石前、在时光广场、在图书馆旁、在运动操场,处处是同学们拍摄毕业照的身影。我知道,你们是在用这样一种方式,向自己曾经欢笑过、迷茫过、感动过的邮苑生活挥手告别,向拥有自己敬爱师长、默契同窗、花样年华的菁菁校园挥手告别。这一别,有你们“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不舍,有你们“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东西万里程”的感慨,更有你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的豪迈。毕业照方寸间的画面里,你们创意的造型、洋溢的笑容、自信的脸庞正是这毕业季里最美的青春注脚。

2022年,是联合培养项目走过的第十八个年头。十八年来,北京邮电大学与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坚持“厚基础、宽口径、促交叉、强实践”的培养理念,深入实施跨学科融合创新的ICT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最早探索了国内“4+0”办学模式、最早创立了交叉学科复合型专业、最早实现了学生中外双学籍注册、最早建设了中英融合质量保障体系,多项办学成果走在了全国前列。近三年来,双方合作领域日益拓展,合作成果加速涌现。2020年,为响应国家“走出去”和“引进来”的发展战略,加强教育文化领域交流合作,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孔子学院成功揭牌;2021年,中英两校联合设立的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学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复;2022年,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海南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获教育部正式批复,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物联网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力推动了国际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为中外合作办学事业发展探索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十八年的办学时光里,中英两校合作情谊不断深厚、合作成果不断丰硕,最为重要的是在联合培养机制的运作下,双方共同培养了一批批具备健全人格、创新思维、世界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2022届的毕业生们,你们正是这支优秀人才队伍中的一员。我们欣喜地看到,你们的身影在争先创优的舞台上演绎风采。在你们当中,有超过50名同学荣获国家级赛事奖项;有273名同学获得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一等荣誉学位,其中张淼萱同学以出色的综合工程实践能力,被授予“2022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年度优秀学生奖”;有34名同学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有18名同学获得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学院奖;有16名同学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高水平学术论文;有13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被评为“北京邮电大学优秀毕业论文”。我们欣喜地看到,你们的身影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坚定前行。在你们当中,有188名同学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和科研能力,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录取,在求知求学的路上继续奔跑追梦;100多名同学走出国门,走进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多伦多大学、帝国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外知名学府,在追寻真理的路上奋力孜孜求索。学校为你们的优异成绩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

同学们!我们金秋相逢、盛夏离别,朝夕相处纵有千般不舍,依依惜别终将如期而至。大学是一种经历,而毕业更是一种收获,这份收获是“积跬步、至千里;积小流、成江海”的厚积薄发;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习惯养成;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使命担当。这份收获或显型于外,或默化其中,但终将会成为母校给予你们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放手拼搏的坚定底气和自信源泉。

同学们!一个国家和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正是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接力中实现的。当代中国青年正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的一代,过去的四年,你们是幸运的,在国庆七十周年庆祝活动中,你们伴随着雄壮乐曲走过长安街,感受共和国脉搏的清晰跳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现场,你们放声歌颂,表达着对党的热爱和对祖国的祝福;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你们化身“小雪花”,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勾勒出最美的冰雪五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冲得出来、顶得上去,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发展活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时光荏苒,历史的车轮已行进至一个崭新的时代。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了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新方向、新趋势和新思路,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遍应用,构筑了数字化的信息空间,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深刻影响着全球科技创新版图、产业生态格局和经济发展走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今天以后,同学们将踏上新的人生征程,面对新的时代课题,担当新的征程使命,未来之路会有狂风骤雨,也会有晴空万里;会布满荆棘,也会繁花似锦。我希望大家都能够“立志气、生锐气、鼓勇气”,勇敢地走向未来,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中实现人生价值。临别之际,我想再给同学们提三点期望。

一是希望大家做有志气的北邮人。“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近年来,作为北邮人的你们,见证了学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卡脖子”关键技术突破中书写的生动报国篇章;见证了学校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高标准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丰硕成果;见证了学校为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交叉学科建设的创新探索;见证了学校高质量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友谊之花屡结硕果的不懈努力。一代代北邮人团结奋进、拼搏奉献的梦想在不断实现,一段段北邮人科技强国、网信报国的佳话在不断续写,这必将成为激励全体北邮人坚定目标、直面挑战、昂扬斗志、接续奋斗的强大动力。

同学们,志存高远,方能行稳致远。当今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面对时代的挑战,你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希望大家要主动担起责任,将个人融入时代,立大志、立远志、立恒志,努力在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实现民心相通美好愿望的历史进程中,讲好更生动的民族崛起故事,展现更优异的中国青年风采。

二是希望大家做有锐气的北邮人。从“日新之谓盛德”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保持锐气、开拓创新让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古国生生不息、朝气蓬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追求进步,是青年最宝贵的特质,也是党和人民最殷切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强。同样,青年有锐气,则国家能进取。时代的赛道上,作为竞逐选手的你们将再次迈步起跑。这次起跑,你们不仅会跑向更加高远的目标追求,跑到更具挑战的探索领域,还将会跑出更为丰厚的人生价值。

同学们,青春当有一股不服输的锐气。这份锐气就是支撑你们“披荆斩棘”“过关闯隘”“爬坡过坎”的内在力量。希望大家要将锐意创新作为终身养成的习惯和成就事业的法宝,用敏锐的眼光观察社会,用精锐的头脑思考人生,用蓄锐的态度积储能量,用新锐的力量创造未来。要将祖国的召唤作为自己奋斗前行的方向,将祖国的需要作为自己事业选择的考量,要保持“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要坚定“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决心,要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积小胜为大胜,敢为人先,攀登新的高峰,迈向新的未来。

三是希望大家做有勇气的北邮人。青年当有拓荒的勇气,这是一种敢于担当的青春精神。四时行焉,万物兴焉,行走于人生,青年之理想与信念不可灭,勇气不可失。走出校园,人生的新机遇和生活的新挑战必将与你们形影不离,或有成功欢喜,或有挫折失落,倘若我们遇到困难就向隅而泣,面临挫折就瞻前顾后,出现挑战就放弃“躺平”,则青春的人生只会因顾影自怜而终日无所事事,只会因不思进取而变得暮气沉沉。

同学们,什么是勇气?我想,勇气就是志不求易、事不避难的人生选择;就是不惧挑战、超越自我的人生态度;就是在时代竞争大潮面前,“我们准备好了!”的坚定呼喊。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固有限制之中。希望大家要善于分析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敢于求新尝试,勇于自我突破;要学会用新的方法、新的思维去破解学习、工作、生活中的难点痛点,不因遭遇困境而停滞不前,不为眼前利益而患得患失;要努力从跳出“舒适圈”中寻找生活的“小确幸”,从突破“认知度”中发展自身的“增长点”,从勇闯“无人区”中贡献人生的“新价值”,相信大家在这个奔腾不息的伟大时代里,在“网络强国 网信报国”的伟大事业中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期待你们在国脉所系的征途上图绘出属于北邮人的新的精彩篇章。

同学们,时光匆匆间,我们相见又相别,我们相知又相念。希望大家不怨于时光匆匆,不悔于过往时事,立足新起点,展现新作为,心怀“国之大者”,将报国兴国的志气、创新拼搏的锐气、迎难而上的勇气贯穿于未来的成长之中,将“正因为时光匆匆,更应该倍加努力”的母校嘱托化为行动,用“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的实干作为赢得未来。

最后,再次祝愿国际学院2022届毕业生毕业快乐、前程似锦,欢迎你们常回家看看!同时,祝福北京邮电大学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事业蓬勃发展,友谊地久天长!

谢谢大家!

媒体链接

光明日报客户端:https://app.gmdaily.cn/as/opened/n/3ed1228f16a944c5a467c7c641aa70e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https://app.bjtitle.com/8816/newshow.php?newsid=6182651&mood=wx&typeid=20&ntype=0

热点新闻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