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北京化工大学举办毕业年级返校复课演练,模拟学生消毒测温进校。本报记者 邓伟摄
全员核酸检测、进出教室扫码,进出宿舍“刷脸”……昨天(27日)下午,北京化工大学,约50位“大学生”拖着行李箱返校。这是该校正在进行返校复课演练。北京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说,6月6日前,在京的93所高校和高职院校都将陆续进行类似演练,市级多部门联合督查,学校达标后,方可启动返校复课流程。
各校根据情况制定返校安排
按照计划,6月6日起,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在京高校,可安排毕业年级学生自愿返校,具体复课时间由学校结合工作实际自定,通知学生。
北京化工大学校长办公室主任许海军说,学校已经详细了解了每一位学生所处位置和健康状况,按照计划,6月6日,最早一批约179位学生返校。“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年级将分7批有序返校,博士生也将于7月分批返校,其他年级学生将在秋季开学前两周返校。”
李奕表示,高校防疫工作的复杂程度甚至高于社区,所以在毕业年级先返校的基础上,将综合考虑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不同学校的防疫条件以及学生实际因素,遵循错时、次第、循序的原则,把具体的安排和研究交由学校进行认真的研判,提出具体意见并上报,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总体协调下确定时间。
返校复课前,在京93所高校和高职院校均要进行演练,验收合格后才能启动返校流程。
校园行动轨迹实时追踪
从入校门到进宿舍,从教室到食堂,从实验室到图书馆……北化工校园将实施封闭式闭环管理。演练过程中,各种贴心的提示已经摆放到位。每间教室的座位都张贴了隔位就坐的标识,实验室也将严格实施错时错峰实验,每间实验室同时不超过4人使用。
在食堂,“一人一桌,同向而坐”原则排列的餐位标识清晰可见。该校老师说,目前学校食堂只提供基本套餐,并且提倡学生打包带走。
演练过程中,“大学生”进教室上课,到食堂打饭,去图书馆借书。每进出一处场所,都需要掏出手机扫码。许海军介绍,教室、食堂、图书馆等场所都已设置提示标语和二维码。这是学校信息化办公室依托校内基础大数据平台开发的师生校园行动轨迹实时追踪系统,一旦有突发情况,可第一时间实施有效处置。
院士成果助学生防疫
科技助力下,北化工实现了防疫物资的“自给自足”。该校每一名返校学生都会领到学校准备的防疫健康包,里面装有温度计、消毒液等物资。值得一提的是,健康包里有该校院士陈建峰和教授张立群疫情期间研制的可重复使用民用口罩。另外,该校教授杨卫民团队研制的3D打印护目镜、学校相关实验室自行配制的消毒液等都将免费提供给在校师生使用。
学生返校后,北化工将对课程实施分类管理,理论课程以线上教学为主,实践实验类课程将采取错峰隔位就坐的方式开展线下教学,“学生返校后,我们将继续采用云答辩、云典礼的形式开展毕业环节相关工作,让学生在确保健康安全的前提下充分感受仪式感,需要补充实验数据的,将严格按照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行线下实验教学,确保标准不降、品质不减。”该校教务处处长苏海佳说。
毕业生找工作,也有线上服务助力。北化工疫情期间已开展线上双选会18场,参会企业超过4千家,数量达到了去年同期线下双选会来校招聘企业的4倍;发布就业类微信推文703篇,达到了去年同期的三倍多;面向毕业生提供招聘线上宣讲会346场,发布招聘信息91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