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成立暨网络文化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成功举行,该会议由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主办。
会议首先宣读了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名誉主任、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的致辞,季老指出,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标志着北京邮电大学的人文教育研究又攀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他祝愿北京邮电大学在信息科学研究领域更上一层楼,并且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任晓敏副校长代表北京邮电大学感谢与会的专家学者及中央电视台对中心成立的鼓励和支持。他希望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能够团结联络兄弟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同仁,耙梳既往,洞悉未来,切磋良策,造福社会。
《人民邮电报》社长魏茂洪、中央电视台CCTV.com负责人刘连喜、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院长唐任伍也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们对中心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北京邮电大学在网络文化这个新的研究领域做出一番事业!
在接下来的网络文化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中,童庆炳、吕廷杰、孟繁华、王岳川、王一川、陶东风、陈福民、刘俐俐等十几位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围绕本次研讨会的主题阐述了各自的观点。本次研讨会达到了交流学术、繁荣文化、增进了解、扩大影响的目的,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摄影/刘如林)
附: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简介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学校审议批准为2002年11月,正式成立于2003年8月。研究中心的名誉主任为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主任为王文宏博士。这个研究中心是我国高等院校成立的第一个,致力于研究新时代出现的网络文化现象与网络文化发展走向的科学研究学术组织。研究中心由全国著名信息网络研究专家与中国文化研究著名学者:季羡林、王德宠、林金桐、童庆炳、任晓敏、钟义信、魏茂宏、唐任伍、吕廷杰、高维钫、王文宏等人组成专家组,并特聘了:金元浦、王一川、孟繁华、王岳川、陶东风、刘俐俐、刘连喜、李杰、陈福民、段伟文、等国内著名的中青年研究学者为中心的研究员。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网络信息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文化便也随之应运而生。这种文化现象的出现,不仅对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为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新的研究课题。网络文化给当今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效应是双重的。国际互联网在拓宽人类精神空间,重塑民主化新型人际关系方面,功不可没。但是,网络交往的匿名性特点,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正是顺应了这种文化研究与社会形势的需要,在北京邮电大学领导的人文关怀下而成立了。
网络文化研究中心的宗旨是在国内网络信息研究专家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学者的指导下,与国内高校和网络研究机构的同仁,从文化研究切入新的网络文化现象,注重研究新时代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的文化背景与科学技术,透过网络现象看传统文化在新的科技面前所受到的冲击;研究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变异,通过研究网络文化现象进而对网络文化的形成、特点以及发展走向做出阐述。同时,网络文化中心还将以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提出的,要“推动信息产业与有关文化产业结合”的指示精神,在注重网络文化现象研究的同时,还要注重信息文化产业的发展走向。我国的网络文化,已经进入了产业发展的阶段,也就是说,以数字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为代表的当代信息革命,不仅带来了崭新的经济形态——数字化经济和网络经济,而且也带来了崭新的文化形态——数字化和网络文化。因此,当代信息产业已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技术产业,而是信息技术产业与信息文化产业的统一。信息文化产业的崛起是当代信息革命最为突出的标志之一,用先进科学传播先进文化,实现高科技与高文化的和谐发展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研究中心将定期主办学术会议,出版学术刊物,组织专题学术讨论。此次“网络文化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正是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文化研究中心做出的一次挺立潮头的尝试和探索,不仅聚焦网络文化与社会发展这一前沿学术问题,而且与国内最大的媒体网络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网络 (CCTV.COM)联合实现网上图文直播。京内外知名人文学者、网络文化研究专家济济一堂,与国内外网友形成良性互动,必将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对于我国网络文化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