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邮要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北邮要闻 -> 正文

献身科学勇攀高峰 严谨治学泽被后人——纪念周炯槃先生诞辰100周年

发布日期:2021-01-05  来源:档案馆、人工智能学院

作为中国通信网络理论的开拓者

他一生治学严谨,呕心沥血

带领我国通信事业勇攀高峰

从教育人六十余载

他始终诲人不倦,立德树人

用无私大爱浸润国家栋梁


他将获得的教育部优秀教材特等奖

奖金全部捐献

设立“信息工程特别奖学金”

病重期间他留下遗嘱

将自己的全部存款捐献出来

作为学校的教育基金


他就是中国信息论研究主要奠基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

周炯槃先生


光阴荏苒

适逢周先生诞辰100周年

让我们一同追忆往昔

感受模范大家的崇高风尚

周炯槃院士

周炯槃(1921-2011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信息论研究奠基人之一。

周炯槃故里浙江上虞松厦镇

1921年1月5日生于浙江省上虞县崧厦镇。1939年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48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应用科学系学习,以全优的成绩获得理学硕士学位。时值新中国诞生前夕,强烈的爱国之心促使周炯槃先生毅然决定放弃攻读博士学位的机会,经香港回到祖国。由此,开始了长达60余载的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生涯,为新中国的通信与信息事业展开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创造了许多个“第一”,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获得了卓越的成就,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成为我国信息论研究的主要奠基人,是我国通信理论、信息论、通信网理论的带头人。

周炯槃大学毕业照

周炯槃哈佛求学时照片

周炯槃先生于1949年至1952年先后担任上海新安电机厂和天津新安电机厂的总工程师和厂长,兼任北洋大学、天津大学电信系教授。1952年起专任天津大学电信系教授。1954年,根据国家政务院的命令和原邮电部的安排,他参与了新中国第一个邮电高等学府北京邮电学院的筹建工作,是学院创办人之一。1955年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任北京邮电学院教授、无线电工程系副主任;1959年成为我国第一批研究生导师、任第三、四届北京邮电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周炯槃和电视研究组成员合影(周炯槃二排右四)

朱德副主席参观我国第一座教学电视台

1958年,周炯槃先生率领一批中青年教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种种困难,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套电视发射机和接收机,建成我国第一座教学电视台,填补了我国电视技术的空白,得到朱德委员长的高度评价和热情鼓励。在指导创建我国第一座教学电视台的同时,周先生带领他的团队在北京邮电学院创办了我国第一个广播电视专业,发表了高水平的“电视信号的极限信息量”等学术论文,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电视学》教材,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广播电视专业的中青年骨干,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了广播电视领域的中坚。

周炯槃与彩色电视研制人员合影(周炯槃前排左二)

20世纪60年代初期,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进展,周炯槃先生又率领一支中青年教师创办了具有理工融合特色的北京邮电学院无线电物理本科专业和信息论研究生专业,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高水平的信息论专业研究生,其中许多人后来成为了信息与通信领域的带头人。1962至1965年期间,他在我国第一个开始指导研究生展开“噪声通信”的研究,由此导出了“伪噪声编码通信”(也称为“伪随机编码通信”)的理论,成为后来码分多址(CDMA)通信的早期理论原型。

1975年5月5日中国邮电通信学会赠周炯槃同志留念

1964年,在代号为“6401”的国家科技攻关大会战中,周炯槃先生第一个在我国将卷积编码理论应用于数字信道的纠错检错实验系统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一成果在当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数据通信做出了重要贡献。20世纪70年代,周炯槃先生指导完成了代号为“107”和“207”的国家重大项目散射通信系统的研制工作,在我国第一个将伪随机码理论应用于抗衰落技术。该成果得到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使用,获得了1978年北京市科技大会奖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80年代周炯槃在全国电信网规划会议讲课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适应我国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周炯槃先生创办了北京邮电学院科研所,在此基础上又创办了我国高等学校第一个信息工程专业和信息工程系,建成了培养通信与电子学科高级人才的“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1984年周炯槃先生成为我国第一批博士研究生导师,培养出了我国第一个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博士毕业生。

周炯槃在讲课

在这一期间,周炯槃先生参加并指导了原邮电部重点科研项目“单路报纸传真数据压缩系统”的研究,成功地改进了信源编码理论的哈夫曼编码与算术编码方法,应用于报纸传真编码压缩系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项成果应用到北京至乌鲁木齐的卫星报纸传真传输,第一次使新疆人民能够及时地看到北京出版的人民日报。在这项成果基础上,又进一步完成了卫星一点对多点的报纸传真网络实验,获得了十分满意的传输质量。这一项目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原邮电部1991年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原邮电部“七五”期间重大科研成果一等奖。

1985年周先生在家中工作照

《信息理论基础》封面照片

《信息理论基础》国家教委特等奖证书照片

周炯槃先生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科研与教学的互相促进,重视从科学研究的成果中提炼教材。1983年出版的研究生教材《信息理论基础》一书,就是他二十多年来从事信息与通信理论研究的结晶。1986年该书被评为全国邮电院校优秀教材特等奖;1988年又被原国家教委评为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

北京邮电学院信息工程专业第一届毕业生毕业照片(周炯槃第二排左六)

20世纪90年代,周炯槃先生在通信网理论和移动通信系统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他把这些成果及时转化为教材。1996年编著的《信源编码原理》一书,得到同行专家的好评;1997年编著了我国第一部《通信网理论基础》,获得原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周炯槃与学生一起学术研讨

周先生在IC-NIDC2009国际会议上演讲

进入二十一世纪,周炯槃先生虽然寿登耄耋,仍然青春焕发,勤勉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一方面坚持亲自为学生授课,亲自审阅学生的博士论文,指导学生的科学研究,深受师生欢迎;同时作为课题负责人高质量地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高速信息网中关键基础问题”在内的多项国家和部级项目;还经常坚持国际学术交流,担任国际会议主席并作大会主题演讲。

周炯槃出席北京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由于周炯槃先生的重大学术贡献、崇高的学术风范和高尚品德情操,他不仅在北京邮电大学受到广大师生的敬仰,而且在全国信息通信学术界也享有崇高的声誉。他历任北京市政协第二至第六届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信息与电子学学科评议组第一和第二届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评议组第一、第二和第三届成员。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通信学报主编、IEEE高级会员。1988 年9 月,被评为北京市高校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1988 年4 月,被授予北京市劳动模范称号;1989 年11 月,获得国家教委授予的国家级“全国高校成果优秀奖”;1991 年被评为原邮电部全国劳动模范。1995 年7 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炯槃院士证书

周炯槃教育基金募捐倡议书

周炯槃先生一生高风亮节,淡泊名利,把毕生的精力用在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事业上。他在学校第一个将自己获得的教育部优秀教材特等奖奖金全部捐献设立“信息工程特别奖学金”,以此鼓励学生好学上进,脱颖而出。在病重期间,周炯槃先生留下遗嘱:将自己毕生的全部存款捐献出来作为学校的教育基金。周炯槃先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他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

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为祖国科研砥砺潜思

甘于奉献 大爱无私

勤于笔耕 崇尚卓越

北邮精神之蕴

生生不息 久久回响

视频:纪念周炯槃先生诞辰100周年

热点新闻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