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9日下午,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工作表彰会隆重举行。校长乔建永、副校长温向明、副校长郭军、校长助理刘晓平、校长助理辛玲玲、校工会常务副主席王翔、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文博、人事处处长陈丽媛及各学院主管理论和实践教学副院长、各奖项获奖代表、教务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孙洪祥处长主持,袁喆颖副处长宣读获奖名单。
乔建永校长发表会议讲话,乔校长首先对受到表彰的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表示热烈的祝贺。在讲话中,乔校长对一年来我校本科教学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回顾,对我校教师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能力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乔校长提出,学校将以教育部开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为契机,认真开展教学建设工作,重点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通过参与评估,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最后,乔校长希望各位老师肩负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神圣使命,传道、授业、解惑,不断夯实北邮的教学基础,像老校长叶培大先生所倡导的那样,把认认真真、严谨负责地做教师当成人生最大的幸福。学校也将把改善教学条件,激发老师们的教学热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当成学校的最大成功。
各位与会嘉宾为2013年北京邮电大学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实验教学中心先进个人、实验教学中心先进集体、优秀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突出贡献指导教师、第十一届教学观摩评比、教学名师,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教师、第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北京赛区优秀作品奖、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获奖个人和集体颁发了证书和奖牌。
本次会议的召开是对我校2013年本科教学工作成绩的全面总结,也是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全面梳理。教务处将继续深入开展各项教学改革工作,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教学积极性,为我校本科教学质量提高而不断努力!


















附:北京邮电大学2013年本科教学获奖名单
一、北京邮电大学教学管理先进个人11名
刁婷、史增喜、刘欣、宋全红、吴冰、杜杰、李征、李小萌、李秀清、范琴、傅蕾
二、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先进个人10名
任伟、张彬、佟宝才、李海东、张延恒、房鸣、尚玉峰、范姣莲、赵同刚、徐春秀
三、北京邮电大学教学管理工作先进集体3个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务科、软件学院教务科、国际学院教务科
四、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教学中心先进集体3个
电子工程学院电子实验中心、理学院物理实验中心、人文学院语言实验教学中心
五、北京邮电大学优秀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奖11人
孙艺、房鸣、郑春萍、胡桃、赵晓红、贺祖国、赵树繁、郭磊、崔岩松、韩玉芬、潘修平
六、北京邮电大学大学生创新实践工作突出贡献指导教师奖16人
万岩、王海波、孙文生、孙松林、吴建伟、余瑾、杨胡江、李端玲、肖毅敏、范东宇、赵同刚、贾云鹏、盛卿、崔岩松、韩大海、傅湘玲
七、北京邮电大学第十一届教学观摩评比获奖教师21人
一等奖:李鹤、陈东方、周怡琳、黄治同
二等奖:王川、田华、刘奕彤、张蓝姗、鲁鹏、谢智勇
优秀奖:王雪、王尊亮、刘颖、许文俊、苏明、李晶、李巍海、陈秀波、张虎、杨丽华、逄金玉
单位组织奖: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理学院
八、北京高校第八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3人
连晶晶(文史类二等奖)、刘雨(理工类二等奖)、郭奋卓(理工类三等奖)
九、北京邮电大学教学名师奖3人
王文博、牛少彰、艾文宝
十、第九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人
刘宝玲、俎云霄
十一、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北京赛区优秀作品奖)获奖教师6人
宋晴、徐晓慧、杨鸿文、Matthew Huntbach、李巍海、仝辉
十二、第七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主要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1 |
构建“四位一体”的创新实践教育机制,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
温向明、郭 莉、周慧玲、房 鸣、王 菡 |
一等奖 |
2 |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多方位协同融合 培养通信工程高水平人才 |
王文博、桑 林、杨鸿文、尹长川、赵 慧 |
一等奖 |
3 |
“三横三纵、四位一体”通信技术教学模式和创新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
纪越峰、纪 红、张 杰、孙咏梅、吴建伟 |
一等奖 |
4 |
教学科研协同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
钮心忻、谷利泽、郑康峰、周亚建、张 淼 |
一等奖 |
5 |
基于网络和课堂的大学英语实验教学 创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卢志鸿、范姣莲、刘爱军、郑春萍、王海波 |
一等奖 |
6 |
构建数字化实验创新平台, 探索数理学科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
肖井华、蒋达娅、杨胡江、李海红、贺祖国 |
一等奖 |
7 |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开放式教学模式的 研究与实践 |
邝 坚、戴志涛、卞佳丽、刘健培 |
一等奖 |
8 |
大学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孙洪祥、温向明、刘春惠、王 欢、任雄飞 |
二等奖 |
9 |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平台建设为基础,互动反馈为纽带,多角度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
单文锐、丁金扣、艾文宝、贺祖国、李 鹤 |
二等奖 |
10 |
面向邮政行业的远程与继续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与研究 |
张英海、曾志民、刘 莹、康艳明、廖德生 |
二等奖 |
11 |
搭建创新实践活动平台,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刘晓平、郭 莉、任维政、韩玉芬、李忠庆 |
二等奖 |
12 |
创建实时互动信息平台实现电路系列课程 辅助教学及创新人才培养 |
刘培植、孙文生、刘宝玲、韩玉芬、邓 钢 |
二等奖 |
13 |
面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电子信息类 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俎云霄、王卫东、任维政、刘丽华、李巍海 |
二等奖 |
14 |
从“运动制胜”到“运动致趣”—— 北京邮电大学体育发展模式的革新与实践 |
高 峰、吴兆斌、杨东亚、方志新、张 浩 |
二等奖 |
15 |
基于开放式网上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 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文福安、孙燕莲、李建伟、范春梅、廖德生 |
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