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邮要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北邮要闻 -> 正文

北京邮电大学成立“院级教授会”工作会议隆重召开

发布日期:2013-03-22  来源:学术委员会

张英海主任主持会议

孟洛明副主任解读《北京邮电大学院级教授治学方案(试行)》

方滨兴校长作会议讲话

王亚杰书记作会议讲话

会议现场

3月15日下午2点,我校成立“院级教授会”工作会议在行政办公楼501会议室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张英海主持,校党委书记王亚杰,校长方滨兴院士,校党委副书记曲昭伟、董晞,副校长郭军,校长助理吕廷杰、辛玲玲,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孟洛明、杨义先,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各学院、研究院的书记、院长和分学术委员会主任出席了会议。

校学术委员会孟洛明副主任首先向大家汇报了《北京邮电大学院级教授治学方案(试行)》的背景、起草过程及对遇到的若干问题的考虑,并对教授会选举院长的事项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方滨兴校长随后对“院级教授会”工作的落实作了进一步的指示。方校长谈到:办校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落实教授治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做好基本权力的收放,给予教授治学的权力,实现个性化的、有特色的办学。对于直选院长的模式,方校长指出:采用直选院长并不是党不管院长,仍需要党的组织部门对参选人的基本资质进行保证,通过一定的管理模式,促使院长真正倾听教授们的心声。同时,方校长也动员大家共同努力配合教授治学方案的落实,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党委书记王亚杰在会议最后做了讲话,他指出:落实教授治学是学校大的改革方向下战略性的改革措施,是一个正能量的改革思路,是学术权利和行政权力完美结合的典范,也是党委领导和教授治学的美好结合的探索,学校要抓住改革的机遇,优化办学机制,努力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结合中国特色、北邮特色办好高水平大学。针对院级教授会,王书记围绕教师梯队、如何落实和检验目标三个方面发表了讲话。最后,王书记也希望各院立即行动起来,尽快成立院级教授会,出台实施办法,促进教授治学方案的落实。

附:校长方滨兴院士在成立“院级教授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校长方滨兴院士在成立“院级教授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根据录音整理)

同志们,有关向学院下放权力的文件大家都看到了。刚才,孟洛明老师讲到了国家的政策要求,提出的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其实这也是我们现在倡导的一种管理体制,只是我们所提出的是“党委领导、行政运作、教授治学、民主监督”。两年前我曾写过一个论文,说到了大学的四个权力,这就是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学术权力、群众权力,所对应的就是党委领导、行政运作、教授治学、民主监督这一管理体制。

所谓政治权力,具体体现在党委领导。这里包括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意识形态教育、干部管理,等等,都是政治权力。因为中国是共产党所领导,这是宪法所规定的,因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所谓行政权力,是指在学校运作过程中的管理环节。不管哪类学校,不管怎么去行政化,管理都不可能废弃。所谓去行政化,我个人认为应该是针对校长而言,一个校长是按照行政级别一级一级任命上来的,还是直接由全校教职工直接选出来的。显然,前者反映了行政级别,而后者则应该没有行政级别。但是,学校各级的行政管理都得有,这是学校运作所离不开的。只是行政运作必须要按照规则来进行,首先要制订好规则,然后需要有人来运作,这就是行政运作。

所谓学术权力是指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这是学校的基本特点。在学校有两个中心,一个是办校以教师为中心,一个是办学以学生为中心。办高校要依靠教师,所谓以教师为中心就是要教授治学。在这里,行政运作就像是搭舞台,而教授教学就如同表演,因此我们要把教师当作名角大腕一样对待。教师提出想法与建议,行政来研究,行政来落实。

所谓民主监督实际上就是群众权力。跟所有人都有关的事情,大家就都得参与意见。但是在学校,我认为更多的应该强调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更多地应该强调学生来进行评价。

办校是以教师为中心,以学术为中心,而今天我们这个环节就是学术环节。我们所说的学术权力,就是要具体落实到教授治学上来。关于教授治学,我们已经提了很多年,这个环节总得落实。具体怎么落实,这就需要有抓手,这个抓手我们就放到了学术办,由学术委员会来落实。为了做好这件事情,我们要求英海校长退位不退岗,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来把这件事做好。我也来亲自分管这项工作,而本来我从来不分管任何处室,学术办是我这次唯一分管的部门,也是为了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这次我们是下放给学院一些权力,但5年前我们的改革是从学院回收一些权力。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做呢?这就是改革的辩证法。我们需要了解该放什么权力,该回收什么权力。当时收上来的是资源大平均的权力。就是说,这个权力放在学院,由于是按照平均资源来说分配的,导致这个学院资源不足,那个学院的资源反而有富裕。那就需要回收到学校集中按需分配。但是我们又要看到有些事情具有个性化问题,不属于共性问题,而属于个性问题,不同的学院处理方法是不同的,因此这样的权力我们需要放下去。如果属于个性化的问题,放在学校层面就不得不根据事件的个性化的不同来分好几类处理方法。

跟具体办学有关的权力,就是具有个性化的事情,就需要放权,这些有个性化事情的如果放在学校层面确实很难制定通用的处理政策。比如说研究生招生、课程设置、学科发展等。学校层面只能帮你把好关,细节的管理方法还是要学院来制定为好。

对这次的教授治学、下放权力,总结一下,本质上就是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教授会”。有了学术委员会再有教授会,这两个有什么差别?其实差别很明显。对于教授会来说其组成不同,只要我是教授,我就是教授会的成员。学术委员会是选出来的,或者是指定的,但不能人人都是。而教授会则代表了一个大面,教授们天然地获得了发言权,然后由教授会产生学术委员会。当然教授不够的时候,还需要副教授加入到教授会中。因为我们现在开始搞岗位副教授,而副教授也需要竞聘岗位副教授,因为岗位副教授是处在巅峰状态的教师,是在走上坡路的时候,所以会是优选岗位副教授进入教授会。

第二个关键词是“基层权力”。这就是下放下去的由学院具体掌握的那些具有个性化特征的事务。

第三个关键词是“直选院长”。我们选院长并不是党组织放弃管理干部,党组织首先是有否定权。由党组织一开始就对院长候选人的资质进行检查,不拥护党的领导,群众有举报的当然就不够资格。当然,有人也认为群众选出来的干部不如党委指定的好。这一点我也觉得具有一定的道理,由群众选举出来的院长有时可能是老好人,或有可能为了学院小团体的利益与学校作对。这样的院长也许群众觉得很好,有了代言人了,但这样的话他的工作实际上就很难开展。各个部门看到你头都疼,这个工作你还能开展吗?这种观点是很有权威的老教授提出来的,应该有可信度的。因此,我们还是要逐步摸索出一种管理模式来。“直选院长”的工作我们今天启动了,但并不是在学校全面展开,还是成熟一个处理一个。我们先从急需的学院开始,例如信通学院。尽管我们需要有一个过渡,但我们的民主化的意识必须推广下去。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我们的院长们能够真正地倾听教授们的心声,为教授们服务。因为你要是不去倾听,就会被他们所抛弃。当然,被选上来的院长们也要学会运作,不能靠蛮力做事情。

实施选举还是有一个很复杂的具体过程。我们要推行选举,首先是要取消级别。直选出来的院长没有行政级别。没有行政级别,其本质上就是能够保证凡是被大家看中了的人就可以去做院长。所以说,去行政化并不是取消行政管理环节,去行政化只是不再设行政级别。像是某个部门需要某个行政级别,你只有拥有这个级别才能够调过来。但没有行政级别就没有这么复杂,如果大家看好一个特别年轻但很优秀的人,就可以一下就跳到院长的位置上。什么都可能发生,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够打动大家,是否能够被大家所认可。

当然,没有行政级别并不意味着没有待遇。我们可以通过岗位津贴的方式,让院长的收入与现行处级干部拉平,从经济上与行政干部们没有差别。现在我们先在院一级来实施去行政化。当然,院长虽然没有行政级别,但是也算中层干部,参加所有中层干部所应该参加的会议。由于去行政化,即使不是事业编制的人员,即使是人才代理人员,只要你有能力,就可以参与到院长竞聘中来。只要肯为学校服务,甚至是外单位人员,也可以竞聘院长,而不需要去考虑事业编制的问题。

今天的启动会,预示着我们把教授治学从三个层面开展起来。具体在实践中是否成功,是否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还需要拭目以待。但希望大家都向好的方向努力,让改革最终走向成功。

谢谢大家。

热点新闻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