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邮要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北邮要闻 -> 正文

阿尔费罗夫院士《科学与社会》(中文版)首发式在我校隆重举行

发布日期:2008-11-17  来源:国际处、出版社

2008年11月15日上午,由俄罗斯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尔费罗夫著、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任晓敏等6位专家学者译校、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与社会》(中文版)首发式在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大厦隆重举行。首发式由北京邮电大学国际处处长武穆清教授主持,阿尔费罗夫夫妇、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副校长任晓敏、校长助理耿建、出版社社长代根兴、图书馆馆长严潮斌和北京邮电大学200余名师生以及相关媒体的记者参加了该活动。

王亚杰书记在首发式上代表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和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对阿尔费罗夫院士夫妇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并热烈祝贺阿尔费罗夫的著作《科学与社会》(中文版)在我校出版社首次出版发行。王书记在致辞中讲到,这本书的出版,有赖于任晓敏副校长的积极策划、组织和推动,经过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一批校内外优秀合作者的艰苦再创作,历时近三年,终于“修成正果”!这是我们出版社、甚至是我们全校的一件大事,也是我们为远方贵客准备的一份特殊的礼物!感谢阿尔费罗夫院士,感谢他给予了我们充分的信任。阿尔费罗夫院士的《科学与社会》一书,浓缩了他作为一位科学巨擘对科学、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体悟,相信不同的读者群体都能从阅读该书中有所收益。

作为《科学与社会》(中文版)的总译校,任晓敏副校长在首发式上用英文发表了感言。他首先表达了对阿尔费罗夫院士人格魅力及其巨大成就的敬仰。他说,阿尔费罗夫院士是一位备受世人敬重的伟大科学家,他在半导体异质结构方面的贡献,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没有阿尔费罗夫院士的划时代发明,光纤通信就无从谈起,当代信息社会就无从谈起。继之,他介绍了该书译校出版过程中所有合作者的情况,并就该书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强调了本书对于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励志垂范作用和对于指导我们提高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方面的宝贵价值。任晓敏副校长还特别指出,伟大的科学家往往具有超常的幽默感,并举了书中的若干例子加以说明,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和共鸣。接下来,任晓敏副校长深情地回顾了这本书历时近3年的、精益求精的译校过程,讲述了一些典型而感人的细节,道出了其中的辛苦和甘甜。最后,他代表译校组对为该书面世给予各种帮助和支持的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阿尔费罗夫院士在首发式上表达了他对北京邮电大学师生和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表达了他对任晓敏教授等译校者以及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的诚挚谢意。他指出:任晓敏教授等的译校工作远远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译校,他们不仅细心地改正了书中原有的一些错误,而且成功地进行了从俄(英)文向中文转换的一次文学意义上的再创作。阿尔费罗夫院士阐述了写作这本书的目的,回忆了写作的背景和经历,他由衷地希望《科学与社会》(中文版)能对中国读者有所帮助。

在首发式上,阿尔费罗夫院士夫妇和各位领导、嘉宾代表学校向我校优秀学生代表赠送了由阿尔费罗夫院士亲笔签名的《科学与社会》(中文版)。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代根兴社长代表出版社向图书馆赠送了10册《科学与社会》(中文版)。

随后,代根兴社长代表出版社致词。他对该书的作者阿尔费罗夫院士,对任晓敏副校长和全体译校组成员,对关心、支持本书出版的叶培大院士、王亚杰书记、耿建助理以及各位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表示将举全社之力,搞好该书的发行与再版工作,让更多的读者阅读到这本好书,让阿尔费罗夫院士献身科学、勇攀高峰的精神在中国大地发扬光大!

最后,获得赠书的优秀学生代表周琳娜同学发言。她说:“《科学与社会》是一本优秀的书籍,我早有耳闻,因为是俄语版无缘细细体会。今天拿到阿尔费罗夫院士亲笔签名的《科学与社会》中文版我非常高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阿尔费罗夫院士的科学成就令我们仰慕,他的科学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青年科学工作者,感谢阿尔费罗夫院士让我们站在新的高度上重新审视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洞悉人生、感悟人生。非常感谢任晓敏教授等译者让我们如此近距离触摸到这本优秀的书籍提供的语言的桥梁,感谢为这本书的出版作出贡献的所有人们。”

首发式后,阿尔费罗夫院士和夫人愉快地接受了广大同学和老师的请求,为大家在新书上签名留念。接着,阿尔费罗夫院士还和光通信与光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通信与光电子学研究院的老师们进行了座谈,他还向我校推荐了他研究团队中的一位新的优秀科学家参与我校“111”基地的合作研究工作。

阿尔费罗夫院士《科学与社会》(中文版)一书的出版发行以及他的这次来访必将对我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摄影:刘如林)

背景资料:

阿尔费罗夫

阿尔费罗夫全名若列斯 伊万诺维奇 阿尔费罗夫,1930年出生在苏联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1952年毕业于列宁格勒的V.I.乌里扬诺夫(列宁)电子技术学院电子系;他从1953年起直到现在一直是俄罗斯科学院约飞物理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1970年在约飞研究所获得了物理和数学理学博士学位。由于他在III-V半导体异质结构物理学这一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阿尔费罗夫荣获了2000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并荣获了许多苏联的、俄罗斯的和国际的奖项和荣誉头衔。1972年,他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1979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1990年,他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副院长;1991年,他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并兼任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科学中心主任。他还担任了《技术物理快报》杂志的主编。已有一颗小行星以阿尔费罗夫的名字命名。他还担任了俄罗斯国家杜马科学教育委员会成员。

阿尔费罗夫院士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在半导体异质结构物理与技术方面的创造性贡献大大推进了信息、能源和太空探索等领域的技术进步,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阿尔费罗夫院士还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领导的约飞物理与技术研究所和圣彼得堡科学教育中心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颇有借鉴意义。

阿尔费罗夫院士也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活动家。他博学睿智,谈吐幽默,热情奔放,待人真诚,极富人格魅力,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对于科学技术的未来、俄罗斯的命运和人类社会的前途极为关注,发表了许多发自肺腑、振聋发聩的精辟见解。

《科学与社会》(中文版)

《科学与社会》一书呈现给读者的是阿尔费罗夫的回忆录、访谈记和政论演讲,集中地反映了阿尔费罗夫院士在科学上的追求与建树,反映了他为发展科学与教育事业所作的重要贡献,反映了他一生中各个阶段的成长历程,反映了他所独具的个性特质和巨大的人格魅力。

该书以记述作者被授予200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章节作为开篇,其中包括作者精彩的诺贝尔学术讲座演讲稿。该书极其重要的部分是作者结束学业并被录用到列宁格勒物理技术研究所后的自传性札记。他的全部科学生涯都与该研究所联系在一起,在这里他走过了从一位年轻的专业人士到研究所所长和科学大师的成长之路。本书还叙述了作者和当代杰出的物理学家们会面的情形,读来饶有兴味并颇具启发性。作为俄罗斯科学院的主要领导人和几届国家杜马代表,阿尔费罗夫院士一直在为挽救俄罗斯的科学与教育体系而不懈努力。他在这方面的活动集中反映在本书所收编的一系列颇具代表性的访谈实录和演讲中,其中有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和论述。

《科学与社会》(中文版)的出版发行,进一步加强了中俄两国科技文化交流,将激励我国广大的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学子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力攀登,同时也将积极促进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媒体链接

搜狐网:诺奖得主阿尔费罗夫教授成为北邮"111学术大师"

现代教育报:诺奖大师:“做事要坚持”

北京晚报:好奇心比成绩更重要

中华读书报: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出书畅谈《科学与社会》

科技日报:阿尔费罗夫《科学与社会》(中文版)首发式举行

热点新闻

北邮要闻

- 更多 -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