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9月5日上午,北京邮电大学200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学校主楼前广场隆重举行。校党委书记王亚杰、校长方滨兴院士、陈俊亮院士、徐大雄院士、刘韵洁院士、薛其坤院士、党委副书记赵纪宁、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张英海、副校长任晓敏、副校长杨放春、副校长温向明及研究生院、学生事务管理处、招生就业处、各相关教学院部的领导参加了大会。典礼由学校务办公室副主任邵文杰主持。
庄严的升旗仪式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纪红老师代表全体导师发言。她首先对全体新同学选择北邮作为事业奋斗的新起点表示了热烈欢迎。讲话中,她希望同学们树立明确的学习和人生目标,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层次、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同时表示导师们一定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研究生会主席刘冠甲代表全体在校研究生在发言中说,全体在校生都会伸出热情的双手,与他们一起共同打造美好的研究生生活与灿烂的明天!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2008级新生李静雅代表全体新同学发言。她代表全体新生作出承诺:努力扩充知识、提高素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凭着意志和汗水、智慧和才学、理性与思索,让明天的北邮为培养了我们而骄傲!
最后,方滨兴校长以北邮的校风“团结、勤奋、严谨、创新”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他说,今天的典礼对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来说,应该是人生中屈指可数的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时刻之一。他对校风中的四个词分别做出了紧扣时代节拍的诠释,并从这四个方面给新同学们提了几点要求:对待学术研究,应该“有敬而无畏”,要有崇尚科学的态度,要有攻坚创新的勇气和决心;每一个研究生都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道德,坚持以严谨的作风对待学术研究;要善于将自己聪慧的头脑与无数颗同样聪慧的头脑相连接,共同用智慧之网托起明天的辉煌;学习与研究是一个刻苦修炼的过程,必须有百分之百的勤奋,不能急功近利。方校长还希望同学们能够用优秀研究生评语做标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诠释这个评语,在科学研究上做到“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附:校长方滨兴院士在200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团结、勤奋、严谨、创新
方滨兴
2008-9-5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我们在明媚的阳光中聚集在简洁高耸的主楼前,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研究生开学典礼。人的一生中,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时刻屈指可数,我相信,对今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来说,北京邮电大学2008级研究生开学典礼正是这种为数不多的时刻之一。尽管有许多本科毕业生急于冲向社会去谋求收获,但你们却选择了深造,这表明你们深知“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哲理。大家知道,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主要渠道,因此说,今天将是你们人生新起点的里程碑!同学们,你们靠自身的努力让北京邮电大学向你们敞开了大门,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北京邮电大学的校风是“团结、勤奋、严谨、创新”,我个人的理解是,“创新”是第一要义,我们所努力追求、所积极倡导的就是开拓创新;核心是“严谨”,“规格严谨、功夫到家”是成为优秀科研人员的核心要素;基本要求是“团结”,团结协作是从事大科研、取得大成果的前提条件;根本方法是“勤奋”,兢兢业业是科学研究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此,我想围绕着这个校风给你们提几点要求。
一、创新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给中国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与结点,让中国站在了对外开放的一个新的起点。2008年对北京邮电大学来说同样是历史上的极为重要的一年。你们入学之后,将会感受到北邮正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改革气氛。学校党委提出了“十项归位”的改革方案,其中学科归位、科研归位是与你们直接相关的。北邮基于教授办学科所形成的快速发展的历史轨道到今天将步入一个拐点,随着新形势的出现,现实要求我们紧紧握起拳头来,聚集全部的能量,以学院办学科的方式、踏在新的起跑线上来迎接新的挑战,沿着新的轨道再一次快速发展。在科研方面,我们将比以往更加重视科研工作,更加重视创新的环境,我们知道,重视科研是办研究型大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你们尤为重要,因此,你们应该积极地将你们的学习和研究与科研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研究中促进科研、在科研中得到灵感、在实践中展现学识、在创新中取得实效。同学们,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术研究是一项复杂、艰苦、非常能锻炼人的意志与品质的事业。对待学术研究,我们应该“有敬而无畏”,要有崇尚科学的态度,要有攻坚创新的勇气和决心。
二、严谨
同学们,你们离开了大学的校门,又步入了研究生教育的殿堂,这对你们来说是一个转变。你们将会注意到,这不是形式上的转变,而是本质上的转变,你们需要及时调整来适应这一转变。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有着本质的不同,本科生以知识获取为主,研究生则以科学研究为本。研究上的不足和失误可以是情有可原的,但学术上的投机与失范却是不可原谅的。我们要求每一个研究生都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高尚的学术道德,无论是调查研究、文献检索、开题论证、试验分析、工程实践,还是论文撰写,时时处处都要恪守科学规范,坚持以严谨的作风对待学术研究,用真实的数据反映科学现象,用科学的表述阐述自然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打牢学术基础,纳入科学研究的正确轨道。
三、团结
期盼已久的北京奥运会过去了,我们为这16天的伟大时刻而陶醉,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用金牌第一的荣耀证明自己永远不会再有“东亚病夫”的伤痛。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不足时,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展现协作力量的集体性运动的奖牌距离我们很远。以球类项目为例,我们仅仅在曲棍球与排球上拿了一银、一铜两个女子奖牌,而美国队则在篮球、排球、足球、水球、棒球、垒球方面拿了九块奖牌。其中仅男女篮球、排球、足球三大球类中美国队就拿走四金、一银共五个奖牌。显然,在单打独斗中我们用金牌总数第一证明了中国的实力,但在团体协作方面我们则远远失分于体育强国。体育需要协作,从事信息领域的研究也需要协作。在构建现代信息社会的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有个人主义的容身之地。数百万、乃至数千万行的代码,一定是传承、合作的结晶。我们有非常出色的信息技术大师,但是我们却缺少信息技术领军产品,这更加说明我们在这方面的明显欠缺。因此说,研究生期间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团队精神的培养;所受到的一种重要的训练,就是协作精神的铸造。事实上,学校正在从事的学科与科研归位的改革,就是要在教师队伍中进一步强化团结协作的精神,建设大平台、推进大协作、争取大项目、取得大成果。我希望,你们要学会善于将你们聪慧的头脑与无数颗同样聪慧的头脑相连接,构建成一个智慧之网,手挽手、肩并肩、心连心,共同用这智慧之网托起明天的辉煌。
四、勤奋
在北京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同学们可能会注意到国际奥委会临时增加了一个仪式,由新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向中国各地的7万名赛会志愿者、40万名城市志愿者和100万名社会志愿者的代表献花。我非常高兴地知道,这些接受鲜花的志愿者们也代表了你们当中的一些人。本次奥运会我校各类志愿者2411人,在你们中间,有60名来自北邮的志愿者参与了服务工作。我看了几场比赛,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些作为配角的志愿者,勤勉、热情、秩序、耐力、奉献、坚持不懈等等字眼,都难以表达出他们的风采。我相信,你们在场的志愿者们也一定是这样的优秀。我认为,所有这一切都与这样一个词分不开,那就是“勤奋”。“勤奋”是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重要品质,是能够把一个人锻造成吃苦耐劳、为奉献无怨无悔所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崇尚奉献、追求卓越” 是北京邮电大学的精神。你们作为代表中国精神面貌的志愿者,用你们的勤奋,为世界奉献了一幅卓越而不朽的画卷。奥运会结束了,但志愿者所展现出的精神永存,希望经历了奥运志愿者的你们能够继续锻造这种勤奋、奉献的精神,并带进以后的学习与工作之中,影响你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同学们,学习与研究是一个刻苦修炼的过程,你们的进步往往是在“蓦然回首”时才感受到的。因此,你们要对科学有着坚强的信念;必须有百分之百的勤奋,不能急功近利。记得北邮的一位最优秀的校友、人称“打工皇帝”的唐骏博士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过去服务于微软的十年中,自己不能说是微软公司最勤奋的一位员工,但可以说,微软公司没有人可以站出来说他比自己更勤奋。”我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在未来的学习、研究过程中,能够有信心说出同样的话来。
同学们,感谢你们选择了北邮!你们再一次踏入了大学的校门,也表明你们作为学之骄子再一次通过了历史的遴选。请你们记住北京邮电大学的校训:“厚德博学,敬业乐群”。希望你们能够锻造协作精神,夯实学术根基,要以卓有成效的实干精神,去努力摘取科学研究中的累累硕果。同学们,当你们毕业的那一天,作为一名合格的学位获得者,你们将会得到这样的评语:“阅读广泛,综合能力强,论据充分可靠;论文成果突出,理论方法有创新;掌握坚实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