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教育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精神家园 -> 教育资讯 -> 正文

武大回应七校暂停联合办学:正在沟通期待继续进行

发布日期:2019-12-05  来源:中新网

武大回应“七校暂停联合办学”:正和教育部门沟通期待继续进行

据中国之声报道,“一张录取通知书,可上七所名校”,这句话曾经是武汉“七校联合办学”模式最精准的概括。1999年,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七所在武汉部属高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允许7所高校的学生从大二开始跨校辅修专业,修满50个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就可以拿到双学位证书。

但是近日,这七所学校先后发布通告,宣布“七校联合办学”暂停招生,联盟内2018级学生不能再跨校辅修双学位。这一持续了20年的“七校联合辅修”模式,为何被按下暂停键?

联合办学曾颇受欢迎,暂停联合办学是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相关精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3届毕业生何小姐坦言,看到“七校联合办学”停止招生的新闻时,有些意外。在校期间,她曾通过跨校辅修的方式获得了华中科技大学的英语翻译双学位。

她告诉记者,跨校辅修给学生带来的是更多的机会:“在金融行业中有一些岗位,确实是更偏爱金融加理工复合背景的学生。我们就看到很多那种,比如说他自己本身是学了语言类,或者说是这种传播类的学科,但是又特别希望能够进入互联网行业,或者说是金融行业,那么它如果没有相应的双学位的加成,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优势。”

在武汉七所高校就读的学生中,何小姐并非个例。公开信息显示,每年“七校联盟”都有数万名学生选择“跨校辅修”,2019年七校向2017级学生开设的跨校专业多达45个。

从1999年开始,七校联合办学为大批学生提供了拓展学科学习的机会。根据联合办学协议,这7所高校的大二学生可跨校辅修专业,修满50个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可以拿到双学位证书;修满25个学分,可拿到辅修证书。为保障学习时间不与本专业冲突,双学位课程在周末和寒暑假进行。

有专家认为,在武汉之前,曾有一些地方提供跨校选课机会,但武汉的突破在于提供了学位,这在当时是一种探索创新。

还有人盛赞,这是中国大陆持续时间最长、实质性参与高校最多、合作范围最广、受益学生最多的一种联合办学模式。那么,这一持续了20年的“七校联合办学”模式为何被按下暂停键?

七所高校发布的公告显示,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七所高校一致决定暂停“七校联合办学”2018级学生辅修招生。

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士学位授予与授予管理办法》。其中第三章规定,高校间联合学士学位证书由本科生招生入学时学籍所在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颁发,联合培养单位可在证书上予以注明,不再单独发放学位证书。

此外,还规定联合学士学位应根据校际合作办学协议,由合作高等学校共同制定联合培养项目和实施方案,报合作高等学校所在地省级学位委员会审批。其中的联合培养项目需通过高考招收学生并予以说明。

七校正与相关部门沟通希望继续进行,有专家称应将联合办学标准严格化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教务处处长赵菊珊表示对照相关文件精神,目前七校联合办学的操作层面还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因为我们学校所做的是拿出各自学校的优势学科,或者是优势专业或者是特色专业,来其实现区域里面优质资源的共享,所以跟教育部的文件提出来的内容不太一致。按照这样一个教育部和国务院学士学位管理的文件的话,在操作层面还是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赵菊珊告诉记者,目前七校正由华中师范大学牵头与湖北省教育厅及相关管理部门对接,期待这种联合人才培养项目能够继续进行:“从七校的教务处的管理人员来讲,大家做了20年,而且的确是武汉地区的跨校的、联合人才培养的特色的项目,而且做的受学生欢迎,所以从学校来讲还是希望能够继续进行。”

尽管七所高校中,不少2018级的学生对错过跨校辅修的机会感到遗憾,但也有专家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七校联合办学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为了多刷一张学位证书而选择容易的学科、靠背书就能拿到学分等情况,从培养学生的角度,背离了联合办学的初衷。

对此,有专家建议,不同高校之间应统一标准并严格执行,在这一前提下,可以鼓励探索创新,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

央广记者 凌姝

热点新闻

北邮要闻

- 更多 -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