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教育资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精神家园 -> 教育资讯 -> 正文

致敬科学家!顾诵芬、王大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钟南山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发布日期:2021-11-0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11月3日上午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

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顾诵芬院士,出生于1930年2月,江苏苏州人。

他直接领导和参与了我国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先后承担歼教1型和歼教6型喷气式教练机的气动设计工作;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领导了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高性能远景飞机概念研究等。

由于对歼8系列飞机的重大贡献,顾诵芬院士被誉为“歼8之父”。

王大中院士,1935年3月出生于河北昌黎,是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

他在20世纪60年代参与创建清华大学核能研究基地及屏蔽实验反应堆的研究与建设。80年代,主持领导建成世界首座一体化壳式核供热堆——5兆瓦低温核供热堆,在我国开创了核能供热新领域。近20年来,积极倡导并主持领导高温气冷堆的研究与发展,并于2000年建成世界首座模块式球床高温气冷堆——10兆瓦高温气冷实验堆。1994年至2003年,王大中院士担任清华大学校长,他敏锐地提出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的总体思路,为实现学校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从吴文俊院士、袁隆平院士首次获奖至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简称“最高奖”)已经走过了20年,涌现了35位获奖者。

根据数据统计,他们领奖时的平均年龄为84.3岁。其中,80—89岁人数最多,共20人,占比57%;超过90岁的8人;70—79岁6人。

奖励大会上,钟南山呼吸疾病防控创新团队,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以钟南山、何建行、冉丕鑫为学术带头人的呼吸疾病防控团队自 1979年建立以来,对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慢阻肺、 肺癌、SARS及COVID-19 等重大呼吸系统疾病的防、诊、治做出了重要贡献。

致敬科学家们!

监制:卢刚 | 责编:薛园 | 校对:张慧

热点新闻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