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媒体北邮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北邮 -> 正文

“景式格言”

发布日期:2019-08-29  来源:北京日报

景晓军

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现任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其团队研制的离子束溅射沉积薄膜系统,是我国高端非硅芯片重大装备的基础。

本报记者 任珊

“学习学重点,读书读关键”

景晓军的父母都是从事“两弹一星”工作的军人,他打小的梦想就是能穿上戎装,保家卫国。于是,他初中还没毕业便应征入伍了。

由于所在部队从事的是对专业知识要求很高的技术工作,景晓军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文化、业务知识,他想考大学,走学术之路。“学习学重点,读书读关键”,那些在别人看来枯燥的理论、繁琐的算法,非但没有使景晓军感到头疼,反而让他乐在其中。在部队组织的数学和专业竞赛中,他常常名列榜首。

后来,景晓军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进行本科学习,又在国防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002年8月,在北京邮电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的景晓军,从部队转业,正式加入北邮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成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

他到北邮的第一件事,便是组建全新的科研团队。但现状是缺乏科研经费,没有科研设备,大部分机器只能使用其他实验室“淘汰”的,有一间稍微像样点的实验室都很困难。当时来他门下的学生,还都是被调剂过来的。景晓军第一次体会到了落差。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是从部队历练出来的行事风格,也是景晓军一贯的做法。四处奔走解决经费问题后,从实验器材的选购、设备的配置到课题的争取,他带着学生亲力亲为,从头做起。没多久,生物识别及多媒体通信实验室成立。

此时,景晓军的人生面临新的选择。2003年,他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算法,被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看中,邀请他去做研究。“科研前景光明,实验条件会更优越,生活待遇也丰厚,说实话,怎么会不动心呢?”如今回忆起来,景晓军笑着说。

然而此时,学校正处于创办国家急需的一个通信学学科的关键时期,“那时,许多高校都没有这个二级学科。”

最终,景晓军拒绝了国外大学的邀请,他决定留在中国创办这个新学科,为祖国的信息通信事业贡献力量。2006年,经过3年的努力,北邮成功申请到该学科硕士点,为我国培养和储备通信学方面的人才。

“看球看球星,听戏听名角”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要落在实用技术上。”景晓军一直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十几年前,景晓军接触到离子束溅射沉积薄膜技术和离子束刻蚀技术。这种技术通俗点说,就是利用电磁场使惰性气体发生电离,产生辉光放电等离子体,电离产生的正离子高速轰击靶材料,使靶材料上的原子或分子溅射出来,然后沉积到基体上形成薄膜。这也是研究新材料的重要手段。

“薄膜质量好,与基体结合牢固。”景晓军介绍,采用离子束技术应用设备制造的高端微、纳米薄膜,多被用于上天入海、高热高寒、复杂电磁环境、强腐蚀性条件等特殊领域。但长期以来,离子束应用技术一直被发达国家垄断,设备依赖进口,价格居高不下。

“看球看球星,听戏听名角;学习学重点,读书读关键。”景晓军说,对于科研而言,破解“卡脖子”难题就是关键。景晓军决定和一家企业合作,进行离子束技术的研究,自己负责理论支持。

那几年,恰逢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走入业界视野。“能不能用非硅新材料代替现有的硅材料进行镀膜刻蚀?”科研团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理论和想法。

经过科研团队反复研究和测试,离子束设备技术性能不断提升,改进后的离子束刻蚀机和镀膜机,可以在一张头发丝细的透明塑料薄膜上镀上新材料,雕刻出复杂的电路,国内声、光、电、磁微型元件,都适合用离子束在微纳米级的薄膜上刻蚀。今年1月,景晓军团队的“离子束溅射沉积薄膜系统的研制与应用”项目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

如今,用中国本土离子束设备生产出的非硅芯片,其指标参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填补了国内该行业的空白。设备的成本也大大降低,它的价格仅是国际同类一流设备的十分之一。

“走一步看三步”

除了在实验室搞研究,景晓军最享受的就是在讲台上跟学生交流的时光。在他看来,给学生上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输血”的过程。

“景老师的名言警句可多了。”跟着景晓军做项目的博士后学生穆俊生笑着说。因为有了多年自学、白手起家的经历,景晓军将学习和科研中的感受、体会提炼、总结成通俗易懂的“景式格言”,时常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向困难要能力,向挫折要财富,向过程要结果,向知识要水平”“成功需要努力,成功也需要困难”……幽默简练的句子总能让学生发出笑声,并沉下心思考。

景晓军的业余爱好是下象棋。“棋如人生,需要‘走一步看三步’;需要超群的记忆力和对局势的判断、控制能力;对于困难和挫折需要坚持。”景晓军认为,象棋比的就是毅力,你放弃对手就会轻易得手,你坚持对手就会感到艰难,“科研就如同下棋。”

链接地址:

http://bjrb.bjd.com.cn/html/2019-08/29/content_12257029.htm

热点新闻

北邮要闻

- 更多 -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