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
从荒漠里走来 在绿色中崛起
在鄂尔多斯不到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盘踞着库布其毛乌素两大沙漠。沙漠、狂风、贫穷曾是这里的代名词。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当地综合施策推进荒漠化防治,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乌审召嘎查的牧区大寨博物馆中,一张1965年12月2号出版的人民日报吸引了我,头版头条的位置刊发了文章《牧区大寨——记乌审召公社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革命道路》,同时配发社论《发扬乌审召人民的革命精神》。
上世纪50年代,乌审旗风沙肆虐,醉马草丛生,牲畜大批死亡,牧民流离失所。以乌审召公社布日都大队党支部书记宝日勒岱为代表的乌审人民,铲除醉马草、治沙造林、兴建草库伦,为牧区建设养畜开辟了一条新路,被誉为“牧区大寨”,成了全国牧区学习的榜样,而牧区大寨的精神也流传至今。
在乌审旗乌审召镇城区的边缘,乌审召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正在抓紧时间进行植树。
乌审召镇党政综合办主任冀云:“今天是我们镇里道德植树造林日,我们搞这个植树造林应该是坚持了20多年,今天应该是植了2000多株,一算的话应该是20多亩。”
在植树的人群中,64岁的刘子荣正认真的把土填进新植树木的根部,刘子荣出生在乌审召镇查汗庙嘎查的沙窝窝里,2010年才搬进乌审召镇,从记事开始他就和父母一起植树。
刘子荣:"这地方全是沙子,这一刮风啥都看不见。那时候就是治沙造林,一开始不懂,栽了死死了再栽,每年都栽。"继承了老一辈人的学“牧区大寨”精神,乌审召镇的人们从没停下植树造林的脚步,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乌审召由沙进人退变成了人进沙退,沙尘暴天气也大大减少。2010年,刘子荣和老伴搬到了乌审召镇的生态移民新村中。老伴乔玉芳带着记者去参观了自己种植的蔬菜大棚。
乔玉芳:“这是黄瓜、豆角、圆菜、韭菜,那是山药。我们跟娃娃们吃不完。”70年来,一代代鄂尔多斯人在沙海中奋斗。2018年,鄂尔多斯市全市植被覆盖率达到75%。森林资源覆盖率近2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这片由蚂蚁金服和内蒙古乌审召生态产业发展公司共同种植管理的蚂蚁森林95号林,刚刚种下的沙柳代表着绿色的希望,也是牧民们增收的新手段。沙柳每公斤的燃烧热值达4200到4500大卡。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公司联合蚂蚁森林在牧民的沙地里免费种沙柳,再雇佣牧民为沙柳平茬,回收沙柳枝发电,形成了完整的生态产业链。
公司常务副经理韩广平:“每年11月份到4月底这一段时间,参与人数有8000多人,每个参与人员人均收入在1万以上,现在这个电厂基本就是个社会效益电厂,主要是生态效益的考量。”在鄂尔多斯,20家规模以上林沙企业带动百姓建设林沙产业原料基地2900万亩,还建成恩格贝、七星湖等一批生态旅游景区。2018年,鄂尔多斯市林沙产业总产值超过44亿元。农牧民来自沙产业的人均纯收入达到2700元。
我现在正在位于鄂尔多斯准格尔旗的准能绿色矿山,站在观景台向四周眺望,曾经挖矿造成的黄土地,如今已经种满了绿树青草。准格尔矿区原始地貌沟壑纵横、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原地表植被覆盖度不足25%,而经过复垦绿化后植被平均覆盖率达到80%以上。准能集团边开发边治理,把贫瘠地貌治理成绿地草原,发掘了“金山银山”,也守住了“绿水青山”,累计投入生态修复资金14亿元。
准能集团生态环保部经理郑海峰:“到目前为止,总投资14个亿,完成2500公顷,大概4万多亩,我们多年来持续在做,打造绿色矿山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久久为功。”
记者手记:
如今的鄂尔多斯已被联合国确定为全球首个生态经济示范区。鄂尔多斯的治沙模式扩展到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
回望来路,70年,鄂尔多斯在荒漠中求生,这是与沙漠死磕的卓绝之旅,是一代又一代人齐心协力的久久为功。鄂尔多斯人爱绿色、要绿色,把绿色根植在心中,写在大地上,在新时代承接着绿水青山的美好实践。
来源: 绿色乌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