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资讯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题 -> 我和我的祖国 -> 学习园地 -> 资讯类 -> 正文

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其经验

发布日期:2019-07-10  来源:光明日报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实际,领导全国人民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问题,不懈探索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路,重点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丰富广大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着力,为新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提供了重要支撑,也取得了文化建设的重要经验。

奠定社会主义文化基础,文化普及于人民大众

早在1940年1月,毛泽东同志就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勾画了新中国的文化蓝图:“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1949年9月,作为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近代以来,中国国弱民穷、科学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如何让广大工农劳苦大众在文化上翻身,如何普及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新中国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人民文化、人民教育、人民文艺。学校向工农开门,开展识字扫盲运动;大力建设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剧场以及广播、电影设施,以活跃基层群众文化;实行文字改革,简化汉字、颁布《汉语拼音方案》、推广普通话;保障少数民族文化的平等权利,积极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创制和改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例如,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牧区,出现了“把天空当成明亮的灯光,把草原当成移动的舞台”的红色文化工作队——“乌兰牧骑”,给牧民送去欢乐。在西藏的雪域高原,也建立起了第一所民办小学、第一所夜校、第一个识字班、第一个电影放映队……

同时,我们党逐步确立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积极改革旧的文化管理体制,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和毛泽东著作,并结合土地改革,反对封建文化;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反对帝国主义文化,反对盲目崇拜西方的民族自卑心理;在社会主义改造等运动中,宣传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观念;探索建立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逐渐向全社会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精神面貌。

针对我国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正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迅速发展我国的经济、科学和文化事业,而在科学文化领域内仍然存在着某些“左”的思想影响的情况,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在艺术方面的百花齐放”,“学术方面的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并多次申明这是一个基本的、长期的方针。“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思想方法,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忽视中国文化遗产”。“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路径:不仅对中国的文化遗产,应当充分地利用、批判地利用,而且“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全社会倡导“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道德规范,表彰劳动模范,讴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教育方针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出现了一批如焦裕禄、王进喜、雷锋式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优秀党员干部;全体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形成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红旗渠精神等,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成为时代最强音,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社会风尚焕然一新。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探索,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任务、指导思想、价值内核、性质与发展方向等根本性问题,奠定了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石,也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的人民文化。同时,由于认知的局限及当时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也存在将文化问题政治化、错误对待某些文化资源,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文化领域的判断出现了严重失误,对于文化建设的探索遭遇重大挫折。

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共产党总结和反思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打破精神禁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此后,中共中央调整文化政策,重建文化发展秩序,面向时代,面向现代化,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之路。

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思想领域拨乱反正,纠正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加自觉地、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双百”方针。1979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指出:“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确立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在拨乱反正中,既批判“两个凡是”,又批判“崇拜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自由’,否定社会主义”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掌握了思想引领的主动权。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战略方针。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文化的发展要求也从普及走向提高。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党的十五大专题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要求之一,标志着我们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又向前跨越了一大步。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将文化产业列入国家发展战略。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与经营性文化产业、深化对文化属性的认识,是党的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突破。

此后,政府重点支持和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改善文化民生;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为文化市场主体,转变政府职能,实行管办分离、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胡锦涛同志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改革开放新时期,从“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到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从培育“四有”公民、公民道德建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轮驱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成果丰硕。不仅成为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力量,而且通过个性化、样态多样的文化产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造中国精神、满足精神需求、促进文明互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新时代,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从世界文明发展、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的“发展的世界奇迹”等角度出发,来认识和把握中华文化,从而激发文化自豪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的自信。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面对社会思潮纷纭激荡,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党管媒体,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敢于亮剑,批判各种错误思潮,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快文化领域立法,完善文化政策和法规,提高文化治理法治化水平,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表达了我们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我们党坚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艺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及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都发表了重要讲话,社会主义文艺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焕发着更加明亮的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一方面,补齐文化发展短板,解决好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建设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促进城乡、区域均衡发展。另一方面,要解决文化“产业化”“市场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强调文化产品的特殊社会属性,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展示好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的精彩生活。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始终坚持不同文化和文明间的平等对话,不断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秉持普惠、平等、开放、包容的新型全球治理观念,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中国方案。这些理念反映了求和平、谋发展的时代潮流,贯彻了中国“和而不同”、互利共赢的共生思维,超越了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对立,极富建设性和创新性。

在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推进到新的境界,文化领域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体现了我们党在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方面的积极努力,表现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念、胸襟、气魄,文化自信得到彰显,理论创新全面推进,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时代楷模、英雄模范不断涌现,文化艺术日益繁荣,网信事业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新中国70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实现了文化领域从普及到提高、从服务中国人民到走向世界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以下重要经验。

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是关键。党始终把文化改革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结合时代要求、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发展目标、文化政策,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对出现的不足及时校准偏差,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文化治理,发挥了政治领导、思想引领、制度安排、群众组织、社会动员、道德示范等重要作用,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开拓创新的根本保障。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保持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也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最大增量。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及时总结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和获得的新认识,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中国化进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有力地回答了现实生活提出的、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思想理论问题,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特征。“为了谁、依靠谁”是社会主义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问题。70年来,我们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发展依靠人民,充分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使全社会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坚持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文明素养。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价值理念,核心价值是一个国家的品格,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和文化的精神标识。新中国成立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精神广为弘扬;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成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我们始终保持着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团结奋斗、改革创新的文化主旋律。

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推动中华文化守正创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借鉴中超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路径。“不忘本来”,就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全面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继承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始终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吸收外来”,就是放眼世界,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以此丰富和发展中华文化,这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则与遵循。“面向未来”,指的是“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我们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同时准确判断世界文明发展趋势,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创新。(作者:欧阳雪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热点新闻

北邮要闻

- 更多 -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