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学习资料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题 ->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学习资料 -> 正文

【中国纪检监察报】斗争不是争斗

发布日期:2019-09-12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在2019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以“斗争”为关键词发表重要讲话,给全党特别是年轻干部吹响了新的冲锋号。

“斗争”一词在我们党的政治语汇里有其特定的、科学的内涵。但是,对于政治语汇不熟悉的人,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误以为倡导斗争就是“争斗”甚至“好斗”。

把握“斗争”的科学内涵,首先要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斗争的大背景、大逻辑。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已经处在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阶段,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而我们党的一些年轻干部或患有“软骨病”不愿斗争,或患有“恐惧症”不敢斗争,或患有“无能症”不会斗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胜利实现我们党确定的目标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他担忧的是年轻干部承平日久,缺乏斗争意志和斗争本领,分不清是非、辨不明方向、战胜不了困难。

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所号召的“斗争”,其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民立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通常人们所说的“争斗”,则是谋一己之私利、报私怨、徇私情。“公”与“私”的分野,正是伟大“斗争”与狭隘“争斗”的最鲜明、最本质区别。

一个干部如果信奉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整天烧香拜佛,追逐权力、金钱、美色,被利益集团“围猎”,那他就不可能有斗争精神、斗争意志,因为他所有的行为都只是为了一己之私利的“争斗”。而一个干部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大义,站位和出发点大公无私,心中才能自然升腾浩然正气,做到骨头硬、不胆怯、不当逃兵,敢于出击,敢战能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雷霆万钧之势进行反腐败斗争。曾有西方人士质疑,中国共产党反腐败是“纸牌屋”。中国共产党进行的反腐败斗争,不是整人,更不是为了一己之利、一党之私,而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命光荣,目标伟大。反腐败斗争是得罪千百人、不负14亿。正因为开展了这样的斗争,我们党才真正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斗争是一门艺术,要善于斗争。第一位的就是要准确把握大势和大局。他指出,要根据形势需要,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党员干部应当由此认识到,斗争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斗争要避免越斗争越孤立,斗争的理想效果是:朋友多了,敌人少了;发展的动力多了,阻力少了;积极因素多了,消极因素少了。这种斗争艺术的把握,要求我们的干部更应心底无私、一心为公。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攻克。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都要准确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深刻内涵,争做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

(作者叶蓁蓁系人民网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

热点新闻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