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北邮要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北邮要闻 -> 正文

首届全国“青马鸿儒”高端论坛暨“建党100周年与深化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0-12-02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11月28日,由北京邮电大学主办,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青马鸿儒”高端论坛暨“建党100周年与深化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术研讨会在北邮科技大厦顺利召开,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百名专家学者、师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杰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辞,中共中央党校张晓燕教授出席论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周晔教授主持开幕式。

王炳林教授首先代表教育部社科中心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对与会学者师生展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热情表示积极肯定。他指出,在时暖时寒的初冬季节相聚于北京邮电大学,首届全国“青马鸿儒”论坛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朝气蓬勃的发展之势。身处伟大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坚定信心、增强本领,把思政课讲好、为立德树人做出应有的贡献。王炳林教授分享了教学与研究工作的9字体会 ——“做研究、抓重点、讲故事”,在研究上下功夫,在课程上突出重点、讲深讲透,通过生动的故事增强教学效果。

李杰书记代表学校对与会专家学者和老师同学表示热烈欢迎,对论坛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李书记表示,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北京邮电大学信息黄埔和通讯航母的特色相结合、相融合,为培养建设网络强国为己任的高素质拔尖创新创业人才与行业领军人才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坚决筑牢北京高校红色信息网络的桥头堡做出重要贡献。首届全国“青马鸿儒”高端论坛是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李书记强调,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落幕、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重要历史时刻,与会学者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域的一次学术盛会,希望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在畅所欲言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收获智慧的成果。

开幕式上,周晔院长转达了北京邮电大学党委书记吴建伟教授对大会的祝贺和寄语、对王炳林教授、李杰书记的致辞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周晔院长表示本次论坛的“鸿儒”出自刘禹锡的《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核心宗旨是期待聚天下英才而美美与共之,深入讨论学术问题,为建党100周年送上贺礼,这既是一场学术盛宴,具有浓厚的学术性、强烈的前沿性,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招贤纳士、吸收新鲜血液、汇集智慧的高光时刻。

马克思主义学院李钢教授、杨瑞萍教授、任建东教授、齐英艳教授、李全喜教授、陈伟副教授、方明东副教授、张传泉副教授分别主持了大会主题报告环节。围绕会议主题“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深化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会学者就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党的建设重要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经验研究、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等议题分别做了主题发言。专家学者经过全面深入的理论探讨、思想碰撞、学术交流一致认为应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迎接党的百年华诞做好准备,应深入学习和科学把握我国在新时代的“新思想”、“新目标”和“新征程”,切实发挥高校思政课培养时代新人的引领作用,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闭幕式上,张晓燕教授指出,论坛充分体现和贯彻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等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彰显了政治高度;论坛主题发言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及其他领域专题研究,彰显了理论深度;论坛主题汇报内容具有详实的史料和鲜活的案例,彰显了信息密度。因而,论坛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相贯通、国内和国外相关联、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鲜明特点。张晓燕教授表示,十分期待能够与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队伍加强联系,增进了解,共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贡献力量。

周晔院长回顾了论坛举办过程,从论坛主旨、与会嘉宾、主题发言内容和学者交流等方面,指出本次论坛具有“很青春,很鸿儒,很高端”的特点,同时还具有较强的未来指向性,对所有与会专家学者、会务组成员表示感谢,代表学院表达了对青年才俊的热切期待和美好祝福。

热点新闻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