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邓中亮被评为全国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图为孙家栋院士为其颁奖。
■本报记者彭科峰陈彬
我国海洋面积近300万平方公里,约为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尤其是我国南海被称为全球第十七条海上战略通道,货运通量占全球50%以上。
但长期以来,由于我国远海作业与维护能力的瓶颈,海域被分割、岛礁被占领、资源被掠夺的情况十分严重。多年来,我国有多个岛礁被国外占领,严重威胁我国领土安全。因此,如何对南海诸多远海域的船只进行精准定位导航,并实现对远海船只的实时通信,是一大挑战。
在2018年1月举办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邮电大学教授邓中亮团队联合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达华测绘有限公司等单位对这一重大挑战给出了满意的答案。他们攻克了远海域定位导航与通信融合关键技术,荣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来自远海域的挑战
海洋有多重要?2007年,美国首次制定海洋研究优先计划;2010年,美国制定了该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海洋政策;2014年,欧盟宣布启动海洋能源行动计划……可以说,海洋已经成为新时代国际竞争的焦点。
2013年,我国开始实施科技兴海计划,加强对海洋资源开发的布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作为我国领海的南海被周边国家肆意非法占用和开发,严重威胁我国领土安全。
另外,邓中亮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每年海上都会发生多起灾难性事件,因缺乏有效的探测手段,海上救援十分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邓中亮指出,长期以来,受制于我国远海精确定位导航与通信技术瓶颈,我国远海船舶工程作业、智能管理和安全保障存在诸多难题,严重掣肘了远海的维权与开发。
“在陆地,我们可以通过天上的导航卫星和地面的大量基准站来实现分米级、厘米级的精准定位,但在远海域就做不到。因为高温、高湿、高反射的海面,对于信号传输干扰大,光靠天上的卫星不能实现分米级定位,而且海上也没有足够的地方来建设增强信号的基准站。”邓中亮说。
突破性的技术
我国早期船舶的定位导航受制于美国的GPS,缺乏独立自主能力,时常被干扰;同时,远海域信息传输只能依托国外的卫星通信系统,缺乏安全保障。
“可以说,要有效维护我国在南海海域的合法权益,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如何实现自主、精准的远海域定位,第二是如何实现实时、准确的应急通信。一开始我们的研究条件非常艰苦,在国际上也没有可借鉴的先例。”邓中亮说。
要实现自主的精准定位,就必须依靠我国自主建设的北斗导航系统。如何充分利用北斗及GPS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资源,为我国远海作业与智能化交通运输提供智能化精确导航与通信,这是邓中亮团队一开始就在思考的问题。
基于我国自有的北斗卫星导航与通信资源,在经过一系列攻关后,邓中亮团队利用北斗短报文功能进行了创新性的理论和技术突破,实现短报文集群带宽增容,能够将远海作业信息实时回传。
“同时,我们创新性地提出了跨星座协同精准定位技术与方法。”邓中亮介绍,他们的这套技术可以在南海海域同时利用北斗、伽利略、GPS等多个不同系统的卫星定位,实现信号的兼容,“对于远海域定位导航,与单星座相比,跨星座的优势更大”。
经过院士专家的评测,邓中亮团队的“远海域定位导航与通信融合关键技术”,其定位速度超过其他国家近40%,定位精度超30%。团队研发的高精度北斗/GNSS接收机板卡总体性能指标更是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的领先水平。
逐步铺开的应用推广
突破技术瓶颈后,邓中亮团队也积极进行了产业化应用,开发了具有高性能、高性价比、易于推广的船载、车载安全监控终端。这些终端产品已经被超200艘大型船舶安装使用。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早已超过百亿元。
同时,围绕该技术,邓中亮及合作团队还起草制定了10多项相关标准,其中包括3项国际标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实现了中国在远海作业国际标准零的突破,意义重大。
邓中亮团队的突破来自他们常年在“星地一体”室内外高精度定位技术研发方面的积累和创新。
历经十多年潜心攻关,邓中亮团队才研发出了世界上首个“羲和”室内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攻克了通信网建筑内“反散射”传播的三维“米级”定位国际难题,提出了共频带通信网增强、反散射聚合三维定位理论方法与架构,实现了广域定位室内外精度1~3米,比国外公开精度高5~10倍。
在邓中亮团队的努力下,“羲和”室内高精度位置服务平台的成功研发和广泛推广,率先解决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最后一公里”瓶颈,为国家“一带一路”、城镇化、“互联网+”的建设发展,以及军事准备提供了基础。预计到2020年,“羲和”系统将打造上千亿元的产业链,从而牵动上万亿元的经济发展动力。
“于我而言,重点着眼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着眼于原始创新,对于技术推广和产业化应用,我交给合作伙伴去做。”邓中亮说。
《中国科学报》(2018-04-10第8版科创)
链接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4/408544.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