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锤炼学生党员的道德品质、坚定理想与信念、提升综合素质,加强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7月14日上午,由我校44位优秀学生党员骨干和带队老师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从北京出发,奔赴红旗渠开展为期三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
党员骨干培训学校2019级本科生班学员于7月14日下午抵达河南省林州市。在开班仪式上,全体学员重温了入党誓词。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在红旗渠干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开启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一站——参观红旗渠纪念馆。红旗渠纪念馆位于河南安阳林州市,是为了纪念林县人民修造红旗渠这一伟大创举而建立。培训老师为学员们讲解了红旗渠背后的故事,学员们深深意识到,建造红旗渠是共产党人用使命和担当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林县人民以力量与智慧写就的辉煌篇章。
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血脉。学员们观看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走近红旗渠》。《走近红旗渠》采用舞蹈、音乐、演唱、朗诵等多种表现手法,借助立体化舞台场景、声光电特效技术进行演绎,生动展现了林县缺水盼水的苦难史、修渠引水的悲壮史和红旗渠精神激励下的美丽新林州,对红旗渠精神孕育形成过程、精神内涵和新时代价值进行了艺术化的诠释。
观看过程中,学员们的情绪随着舞剧的推进起起伏伏。颗粒无收的绝望,家破人亡的哀痛,勇担重任的决心,开闸放水的欢喜,无不令在场人员动容,观众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演出落幕,红旗渠精神永存心中。学员们纷纷表示红旗渠精神仍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在新时代仍旧需要发扬红旗渠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
太行山腰漳水流,红旗渠精神永不朽
7月15日,学员们前往位于豫、晋、冀三省交会处的青年洞。途中,学员们认真观看了《红旗渠》纪录片,回顾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的历史。影片中艰苦的作业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让学员们对为建筑红旗渠奉献青春的劳动人民肃然起敬。
学员们到达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二站—青年洞。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因参加凿洞的突击队是从全县民工中抽调出来的300名优秀青年,故取名为“青年洞”。 跟随红旗渠干部学院老师的脚步,学员们走过山脚下的红飘带,登上200多阶石阶,来到绕山而造的总干渠,总干渠两边分别是巍峨的太行山和狭窄的渠岸,学员们行走在渠岸,感叹工程建造之艰苦、人民意志之顽强。

下午,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教师、红旗渠灌区管理处副处长周锐常为学员们带来题为“从红旗渠到中国梦”的红旗渠精神专题讲座。讲座伊始,周老师从水的渴望、时代梦想,愚公移山、践行梦想两方面讲述了林县人民建渠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原因。随后从艰苦奋斗、成就梦想方面描述了林县人民腰系绳索,抡锤打钎,奋斗十年凿出红旗渠,实现“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夙愿的艰苦历程。最后周老师从铭记初心、共筑梦想方面诠释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与伟大的中国梦之间的紧密联系。

讲座结束后,党校学员对周老师进行了专题访谈。学员们从红旗渠精神的孕育过程、红旗渠精神的精神内涵、红旗渠精神的新时代价值等方面向周老师提出了问题。周老师详细地为学员们答疑解惑,强调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红旗渠精神的根本,敢想敢干、实事求是是红旗渠精神的灵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红旗渠精神的核心,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红旗渠精神的价值导向。

十年修渠苦,一朝水来甜。晚上,学员们观看了大型话剧《红旗渠》,倾听几十年前艰苦岁月的动人故事,体会“幸福之渠”的来之不易。话剧通过县委书记杨贵、小女孩吱吱、老秀才杨起梦、青年队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将林县人民花费10年时间在上无寸物可攀、下无立足之地的半山绝壁上修建起红旗渠的艰辛过程娓娓道来,再现了林县人民劈开太行山、誓将山河重安排的壮举。
红旗渠精神既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彰显和深化,也是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展示。
甲骨文字源流远,中华文脉永相传
7月16日上午,学员前往殷墟博物苑,开展参观学习活动。
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在此出土了大量都城建筑遗址和以甲骨文、青铜器为代表的丰富的文化遗存,系统地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确立了殷商社会作为信史的科学地位。学员们在参观过程中,深深为中华灿烂文化折服,也深刻体会到郭沫若所言“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之深刻内涵。甲骨文、青铜器、结构严谨的墓穴,浸淬着先人的智慧,令人遐思。

随后,学员们来到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学员们欣赏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学习了古汉字的构性特征和演化历程,对本民族文字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参观结束后,学员们深刻意识到,作为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我们应该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华文明的责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为新时代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践行梦想的过程,意味着付出艰辛、凝聚智慧、永不言悔,逶迤千里的红旗渠,见证了建设者们为其奋斗的血泪十年,红旗渠精神激励着人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砥砺前行。学员们走近红旗渠,感悟红旗渠精神,体悟精神内涵,在学习中了解林县人民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在实践中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宝贵精神。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学员们坚决贯彻知行合一的理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