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北邮主页/ 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先进个人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专题 -> 身边的榜样 -> 先进个人 -> 正文

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用良好师德风范和道德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计算机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戴志涛教授

发布日期:2022-03-03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处)

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引导学生投入服务国家宏观战略的伟大事业,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和道德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组织并领导“助顺有我”学生团队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作为创新基地主任,针对北京邮电大学重点脱贫帮扶对象贵州长顺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的实际需求,依托创新实践基地,结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组建了涵盖全校多个专业64名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助顺邮我”科技扶贫团队,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多项科技开发项目,鼓励学生把科研项目做在祖国大地上。自2017年起,带领学生团队先后实地调研71人次,将个人科研成果引入扶贫项目,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为贫困地区设计多款信息化系统。除了项目工作方向把握、工作进度安排和具体技术指导实施外,还投入大量业余时间负责与扶贫项目相关的材料设备采购、资产建账、财务报销等繁琐工作。假期学生从自己家乡分别前往长顺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每个人出发地、出发时间和路线均不同,戴老师悉心帮学生预订每一张火车票、每一张飞机票,仅十余人的机票、车票和酒店预订就花去近一整天时间。开学后报销交通费时,还需要逐项填写往返行程、整理和粘贴票据,一次旅行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由于学生较多利用假期参加扶贫活动,学校经费拨付和报销与支出有一定时差,戴老师经常需要垫付经费,最多的一次个人垫付近13万元支付师生扶贫差旅费和材料设备采购经费支出。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5年来,在戴老师亲自参与并指导下,团队为贵州省长顺县研发“农产品产销对接系统”,年订单匹配3000万元;建设“脱贫攻坚可视化数据库”,使7个乡镇土地人口信息立体化;研发“智慧神泉”旅游导览系统,实现蓝牙自感应定位讲解,助力景区游客数量井喷式增长320%。扶贫团队事迹获评全国教育扶贫案例典型案例、国务院扶贫办2020志愿者扶贫案例50佳,获国务院扶贫信息专刊、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晚报等媒体累计报道60余次。团队取得可观的科技扶贫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长顺县全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2021年2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授予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认真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将思政育人引入专业教育课堂和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构筑“思专创”融合的学生社会实践体系。

以科技扶贫为契机,结合所负责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从以知识传播为中心到以解决复杂社会问题为中心的方向转变,面向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乡村振兴等应用场景,通过STEAM+培养模式构建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复合能力。把科技扶贫实例引入课堂,借助榜样的力量,把专业能力提升、社会实践活动、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活动有机结合,引导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活动,构筑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升创新创业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形成了完整的课内外一体化的“思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实践体系。所负责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获评首届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坚持“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标准,打造可持续运行的社会服务创新团队。

科技扶贫不仅仅是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戴老师更关心的是如何形成可持续的机制,让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以扶贫为目标,更是成为提升自身思想修养、提高创新能力与专业技能的良机。为此,戴老师把科技扶贫团队扩展为一个长期运行的可持续、跨专业、跨年级、聚焦社会服务和技术创新的学生实践团队“蓝图创新工作室”,让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团队中,形成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为学生思想境界提升和专业能力成长锻炼提供广阔舞台。“蓝图工作室”以“公益”“创新”和“实践”为宗旨,厚植校园创新沃土,承接公益性研发项目,积极为学生搭建技术与创新交流平台,促进学生技术实践能力向社会实践能力转化,加强学生在科技强国建设征程中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全方位育人,让社团参与者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将个人专业素质提升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体验奉献社会的乐趣。

团队组建以来,融合全校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先后完成科技扶贫、校园导览、新生迎新智能系统等一系列公益、创新项目,在提升学生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一批优秀项目成员获得成长锻炼并收获了相关荣誉。团队学生两年来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双创竞赛奖项3银1铜、北京市大学生优秀创业团队等省部级双创竞赛奖项14项。

几年来,“蓝图”创新团队不仅仅是科技扶贫的主力军,更成为人才培养的沃土。2017年,本科三年级学生徐萨在戴老师带领下参与科技扶贫工作,至2021年研究生二年级,先后八次往返贫困县贵州省长顺县,从最初到达长顺不知如何下手,到逐渐发现当地可以解决的问题并规划实施方案,最终熟练运用所学技术实现信息化系统开发,成为脱贫攻坚团队的核心骨干和学生领袖,也带动一批本科生和研究生投入乡村振兴事业中。

积极探索创新,将思政元素引入教材,教学成果和德育成效显著。

主持多项教学改革项目。先后参与编著教材16本。主编“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组成原理》,引入国产龙芯多核处理器等国内最新科技成果为实例,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发展战略;顺应计算机技术发展潮流,反映了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五、六版教材2013年至2021年总发行量50万册,总码洋2200余万元,被国内300多所高校选定为教材,为该课程全国发行量最大教材,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产生可观的社会效益。

主编《鲲鹏处理器架构与编程》教材,为第一本全面介绍华为海思公司设计的鲲鹏系列处理器的教材,为构建国产处理器生态环境、激励学生勇敢应对“卡脖子”问题贡献个人力量。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梅宏院士和中国工程院倪光南院士评价该书:“为促进鲲鹏生态的构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能有效指导广大青年学生和从业者进行研究开发,他们将是未来计算生态蓬勃发展的生力军。今天的火种,明天将处处燎原。”

热爱教育事业和德育工作,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工作勤恳,深受师生爱戴。

不计个人得失,承担大量教学管理和社会服务工作,近三年年度考核成绩连续优秀。敬业爱岗、任劳任怨。担任实验中心主任、创新创业基地主任、全校“智能车”竞赛团队负责人和指导教师、学生学业班主任、学科竞赛导师、创新创业实验班方向主任,与学生共同研讨创新方向、规划竞赛训练场地、安排资金和设备物资、向学生开放实验室,多次向学生宣讲创新创业和科技扶贫活动,帮助学生解决创业实践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深受师生爱戴。指导60多个团队获得国际、国家级和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2018年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2020年由全校师生投票,获评北京邮电大学“烛光奖”。

热点新闻

北邮要闻

- 更多 -

电子信箱:news@bupt.edu.cn   新闻热线:010-62282031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10号    邮编:100876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邮电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 05064445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70